炭黑產業網據涂料經消息:
編制說明
從2022年開始,深耕涂料市場7年的行業媒體《涂料經》將系統性地編制發布“中國涂料頭部品牌排行榜(China Coatings TOP Brands)”。
這將是一系列根據某個品牌(或同屬一個企業的多個品牌組合)在評選的上一年度所取得的銷售額進行排名的榜單集,包括總榜、細分領域榜以及衍生類榜單。
囿于涂料行業上市公司還不占多數,相當數量的企業及品牌的銷售數據并沒有公開的慣例,因此作為榜單標準的銷售額數據將根據以下原則得出:
上市公司及全國中小企業股權轉讓系統(即新三板)掛牌公司公開的信息;
非上市企業公開披露的銷售額數據,或者向企業及品牌方請求的數據(經校準);
《涂料經》通過行業分析或第三方提供的數據進行估算,并經綜合衡量確定的數值。
由于數據收集的時間有差異,因此不同榜單的發布時間也不確定。藝術涂料因其中品牌基本不涉及上市公司信息(有包含在上市公司業務當中,但并不作為單一業務公開銷售數據),也是《涂料經》成立至今始終關注的細分領域,在信息分析方面有更多的積累,因此作為第一份細分領域榜單進行發布。
隨著《涂料經》做出“從2022年起中國涂料行業將進入資本時代”的大膽預判,我們相信未來中國涂料市場將迎來更大的資本層面的整合與轉型。“中國涂料頭部品牌排行榜(China Coatings TOP Brands)”應運而生,旨在為涂料行業的“資本時代”提供一份更具權威性與準確性的信息參考,同時也更能把握一個行業的發展脈搏,讓涂料行業的發展與時代同頻共步。
何謂“頭部品牌”?
通過在藝術涂料這個細分領域的榜單編排,我們發現在不同的領域,“頭部品牌”的界定并沒有一套統一的標準。比如在藝術涂料領域,“億元俱樂部”是一個公認的品牌做強做大的標志,也更接近于“頭部品牌”的入圍線。
那么銷售額低于1億元就不是“頭部品牌”了嗎?答案自然不是絕對的。“2022年中國涂料頭部品牌排行榜·藝術涂料TOP20”之所以選擇展示前20名,正是考慮到藝術涂料領域的繁榮和興盛不只是“頭部品牌”的貢獻,而是所有參與者的共同舞臺,并在這個舞臺上展現自身的精彩。
藝術涂料品牌有很多,除了“頭部品牌”之外,那些做到一定量級的“準頭部品牌”也是這個領域的生力軍,它們或將在明年或者未來幾年躋身“億元俱樂部”行列——從當前藝術涂料品牌的增長速率來看,這是十分肯定的答案,而到時,藝術涂料“頭部品牌”的界定標準或將跟隨提高。
但至少在今年的榜單中,我們確定了5個品牌(或品牌組合)的銷售額超過了億元大關,它們分別是德國菲瑪、卡百利、嘉寶莉藝術漆+琺藍邸、荷蘭蔻帝、三棵樹藝術漆。在中國藝術涂料這一市場領域,它們是當仁不讓的“頭部品牌”,同時也憑借“頭部”的基礎,不斷地加大市場投入,活躍著整個領域乃至整個行業的發展氛圍。
品牌集中化趨勢
如果從2015年藝術涂料在中國涂料市場再次大規模爆發算起,2022年藝術涂料市場迎來了“七年之癢”,同時也進入了發展“下半場”,一個顯著的特征在于品牌的集中化趨勢越來越明顯。
從“2022年中國涂料頭部品牌排行榜·藝術涂料TOP20”可以看出:從第1名到第20名,品牌的銷售額相差超過15倍;銷售額超過5000萬的12個品牌,它們更加具備向上發展的動力,反而是銷售額小于5000萬的品牌,則面臨著市場的選擇;越來越多的小微品牌,開始逐漸從市場中淡化身影……
隨著涂料行業的“資本時代”的到來,預計資本的力量也將滲透到藝術涂料領域當中。上市公司、央企/國企、外資巨頭會不會加速進入這個市場領域,或將成為未來藝術涂料市場品牌集中化進程的一個關鍵因素。但無論如何,哪怕是憑借自身的發展慣性,藝術涂料領域的“品牌集中化”趨勢也已經不可逆轉。
“頭部品牌”
德國菲瑪是藝術涂料領域具有“現象級”表現的品牌,包括銷售額最早“破億”、市場操作手法被爭相模仿、為行業輸出人才等等。2021年,德國菲瑪的銷售體量超過4億元,遙遙領先于其他藝術涂料品牌。值得注意的是,在德國菲瑪的銷售額中包含小比例的乳膠漆的貢獻,但哪怕剔除這部分乳膠漆的數據,它的銷售額依然位列第一,且領先優勢依然巨大。
卡百利從藝術涂料做起,到如今走“藝術涂料+軟裝”的市場路線。無論是市場操作理念還是具體打法,乃至藝術涂料品牌發展的方向,卡百利都以“創新”著稱,成為藝術涂料領域“另類代表”。超過2億元的銷售額是它市場地位的最佳認可,而2021年超50%的銷售增長率,也是在涂料行業整體發展狀況不佳的環境之下,在高基礎上創下的“增長神話”。
綜合性“頭部企業”里的藝術涂料業務及其品牌的銷售表現并不好認定,而嘉寶莉算是相對清晰的一個。2021年,嘉寶莉集團整體銷售增長率為20%,總的銷售額也超過45億元。由此可見,藝術涂料產品業務在整個集團的銷售貢獻并不高。但考慮到藝術涂料在綜合性涂料企業的業務當中并非“沖量”的角色,在建立起穩固的基礎之后,它更需要以穩定的增長來為主品牌或者為渠道增色。
經過4年的發展,荷蘭蔻帝在中國市場終于迎來了“破億元年”。以相對少的渠道規模(600+門店)來達到銷售額“破億”的效果,說明它發展的“高質量”——堅持原裝進口藝術涂料的市場路線,在疫情影響全球物流的背景下更顯難能可貴,也使得它的“破億”成色更足。在這種基礎上,荷蘭蔻帝加大了市場投入,2022年或將呈現爆發之勢。
作為上市公司,以及發展最快、體量最大的本土涂料企業,三棵樹在各個業務領域的發展都有目共睹。但對于藝術涂料產品業務,三棵樹并不公布具體的銷售數據。對于上市公司而言,收購是快速做大某個業務領域的“捷徑”,2021年三棵樹在藝術涂料領域也有所動作但未成行。這或許也表明三棵樹藝術漆亟待搭建更加強大的藝術涂料業務。
“準頭部品牌”
在藝術涂料“億元俱樂部”之外,威羅是最接近“晉級線”的品牌。在中國市場耕耘18年,威羅也實現了“第1000個進口集裝箱”的壯舉,這在藝術涂料領域獨樹一幟。
背靠立邦這棵“大樹”,米蘭諾還難言獲得太多的市場支持。但立邦龐大的渠道優勢與資本實力也是米蘭諾的本錢,關鍵在于正在進行業務結構整合的立邦能夠給到藝術涂料業務多大的傾斜。
2021年,巴德士藝術涂料業務已經取得了快速的發展。巴德士集團確定了“6+1”的發展戰略,并將家裝涂料確定為未來發展的主力“賽道”,意味著其藝術涂料業務將迎來發展的更大助力。
2021年銷售額增長70%,可能是中國藝術涂料品牌當中增速的“天花板”,這跟基路伯的市場表現成“正相關”。旨在打造“冠軍品牌”“冠軍渠道”的基路伯,依然蘊含著巨大的發展動能。
作為“藝術肌理壁膜”的“鼻祖”,從一個不受關注的品牌,一躍躋身藝術涂料TOP10行列,足證泰詩爾的發展韌勁。從肌理壁膜到肌理壁膜板的“輕跨界”展現了泰詩爾更大的發展雄心,但產品的本質依然是基于藝術涂料,并由此推進市場的延伸。
(原標題:2022中國涂料頭部品牌排行榜·藝術涂料TOP20)
更多炭黑資訊,請關注炭黑產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