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據輪胎商業消息:有輪胎企業生產人員表示,當下的輪胎原材料價不斷上漲,加上電價上漲,輪胎生產成本平均每公斤就要上漲1塊錢以上。拿12R22.5的輪胎舉例,一條普通輪胎重量約55公斤,那么一條12R22.5輪胎的原材料成本就增加了55元。重量越高的輪胎原材料成本增加的更高,加上不斷上漲的制造成本,一條全鋼輪胎的制造成本平均上浮10%左右。
受生產成本波動影響,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輪胎漲價信息從未停止。很多企業對輪胎漲價一波一波又一波。米其林、韓泰、普利司通、倍耐力、中策、玲瓏、賽輪、三角、金宇、貴州,你知道的和你不知道的輪胎企業都漲了。國內大牌領銜,外資品牌加持,截止當下據輪胎商業不完全統計,多家輪胎企業先后發布約300張漲價通知。
隨著漲價帶動進貨潮,可能給輪胎行業帶來哪些影響呢?
企業盲目生產
數據顯示,上周山東地區輪胎廠開工率企穩,且較去年同期有了很大提升——半鋼胎樣本廠家開工率為65.35%,同比上漲14.47%;全鋼胎樣本廠家開工率為64.06%,同比上漲10.83%。
不管輪胎漲價是否能從根本上提高售出價格,但只要漲價風暴四起,就能吸引經銷商進貨、囤貨,漲價風暴下輪胎企業銷量增長是必然。不少企業受漲價風暴的影響,銷售量大增,熱銷的輪胎產品甚至供不應求,這種情況下不排除有企業樂觀預估市場,盲目生產輪胎。
無論輪胎漲價與否,市場的需求量是不會變的。企業盲目生產必然導致輪胎銷售受阻,最終導致輪胎市場惡性競爭的循環。
經銷商盲目進貨
庫存,向來會是輪胎廠家與經銷商之間的暗自較量的重點。輪胎生意的本質就是買賣,或說實現庫存上的轉移。所以,無論廠家還是經銷商對庫存的關注程度都是很高的。但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在輪胎圈經銷商對價格是極其敏感的,低進高出才能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所以漲價前進貨是每個經銷商都無法拒絕的誘惑。眼看輪胎企業漲價通知一張接一張,輪胎價格水漲船高,那個經銷商能按捺的住?當把庫存囤滿了,才發現市場的消化能力并沒有預期的好,經銷商只能打掉牙齒往肚里咽,暗下決心想即使下次再漲價也不會進這么多貨了,但每次都經不住誘惑,只能開啟一次又一次的輪回!
看似紅火的漲價潮后,給輪胎行業帶來這樣那樣的“后遺癥”,畢竟輪胎行業就那么大,消化能力有限,如果前期吃撐了后期怎么塞也是塞不下的。而且現在的輪胎市場看似活力滿滿,其實受新冠疫情影響,無論出口還是內銷都受到一定程度影響。這種情況下靠炒作而來的訂單只會讓輪胎行業更加艱難。
最后再次提醒廣大經銷商與零售店:雖然漲價聲音不斷,但是囤貨需謹慎,還要結合自身的銷售情況合理結合,切勿盲目跟風!
更多消息,請關注炭黑產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