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據中國橡膠雜志消息:
1.中橡協順利換屆產生第十屆理事會
4月21日,中國橡膠工業協會在青島舉辦了第十次會員代表大會暨第十屆一次理事擴大會議,選舉產生了第十屆中橡協領導人。徐文英當選為中國橡膠工業協會會長;雷昌純當選為副會長兼秘書長;鄧雅俐當選為監事會監事長,并被推舉為中橡協名譽會長。426名重點企業領導人組成了中橡協第十屆理事會,這些企業廣泛覆蓋了橡膠行業各領域、各種不同類型和所有制單位,均是本領域的骨干企業,在本領域具有較高的威望和影響力。第十屆理事會的構成,既體現了廣泛的代表性,又體現了企業家辦會的精神,是一個具有廣泛代表性的強有力的協會領導集體。
2.中橡協提出建設橡膠工業強國十大目標
在我國“十四五”開局之年,在中國橡膠工業向世界強國邁進的關鍵節點,中橡協順利完成交接,第九屆理事會將“橡膠強國接力棒”交到第十屆理事會手中。
中橡協第十屆理事會提出了建設橡膠工業強國的十大目標:一是重視“碳達峰”和“碳中和”,引領行業實現綠色發展;二是加快行業數字化轉型,實現智能制造;三是重視基礎研究,加快科技創新;四是推進建設一流大學,培養一流學科人才;五是提升品牌形象和影響力;六是產品配套高端市場;七是擁有完整的橡膠工業產業鏈和供應鏈;八是擁有豐富的人力資本;九是擁有較高的行業集中度;十是具有社會責任擔當,實現可持續發展。
3.推動行業落實“雙碳”戰略目標
國家“雙碳”戰略目標提出后,我國橡膠行業高度重視。為推動橡膠行業落實“雙碳”目標,中橡協各分會(委員會)梳理了本行業重點企業2020年能源消耗基本情況、“十四五”節能改造內容及預期節能減碳效果等,并填報《行業“十四五”節能改造清單》,為行業制定“雙碳”目標路線圖打下工作基礎。此外,在進行《輪胎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和《炭黑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兩個國家強制性標準修訂過程中,在輪胎和炭黑行業內征集能耗數據,為“碳達峰”“碳中和”和能耗“雙控”等重大工作提供技術基礎及支撐;征集《石化綠色工藝名錄》,推進本行業綠色、低碳生產工藝的開發應用;組織編制《輸送帶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輸送帶行業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等協會團體標準;對2015年發布的《力車胎行業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團體標準相關指標進行比對分析,為下一步編制力車胎產品碳排放限額做好鋪墊。
4.張立群教授成為橡膠行業首位工程院院士
11月18日,中國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選結果公布,中國橡膠工業協會主席團主席、北京化工大學副校長張立群教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院士,成為我國橡膠行業首位工程院院士。張立群教授是我國橡膠材料領域的主要學術帶頭人,他領導的團隊堅持應用基礎研究與工程技術創新并重,在高性能橡膠納米復合材料、綠色橡膠材料和特種功能橡膠材料等領域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成果,獲得了多項國家科技成果獎項。同時,張立群教授還為中國橡膠科學與技術研究在世界舞臺上的宣傳和交流作出了貢獻,得到了國際同行的高度認可。
5.橡膠助劑行業經歷20年由弱到強輝煌歷程
2001年6月26日,中國橡膠工業協會橡膠助劑專業委員會應改革機遇而生,將松散的橡膠助劑企業組織起來,正式成為中橡協的重要分支機構。2021年10月26日,中橡協橡膠助劑專委會舉辦成立20周年大會,全面總結20年的奮斗之路、輝煌之路、創新之路。橡膠助劑專委會從成立之初,就確立了綠色發展之路,在這個目標指引下,中國橡膠助劑行業發展突飛猛進,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2001年全國橡膠助劑總產量僅10.41萬噸,到2020年總產量135萬噸,占據全球70%以上份額;從最初的子午胎助劑產品基本需要進口,到目前的90%以上產品實現綠色化,滿足橡膠工業的發展要求,牢固樹立起中國橡膠助劑在全球的領先地位。產品綠色化、工藝清潔化、企業規模化、生產過程智能化和微反應連續化,中國橡膠助劑已走在了世界前列。
6.科技與標準引領助力行業創新發展
為解決行業發展的重大科技問題,推動行業關鍵技術研發和科技成果轉化,中橡協8月份首次發布了《2021年度中國橡膠工業協會科技指導計劃》,TBR疲勞耐久仿真模型建立及壽命預測、內置植入式高性能RFID輪胎等項目列入計劃。同時,中橡協發布了7項協會團體標準:《涂覆式刺扎自密封輪胎評價規范》《鋼簾線粘合試驗用標準膠》《耐化學品流體軟管》《輸送帶用鋼簾子布》《炭黑原料油 煤焦油》《長纖維色母粒用炭黑》和《橡膠硫化促進劑TBBS》,以標準引領行業技術發展;針對橡膠制品行業產排污特點進行抽樣調研,組織制定《橡膠制品工業大氣污染治理技術指南》。中橡協還在行業中大力推廣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如力車胎行業大力推廣STB電動車摩托車輪胎自動高效成型機等創新項目;廢橡膠綜合利用行業常壓連續脫硫設備、電加熱高溫熱力焚燒(氧化)技術等逐步走向實際應用;輪胎模具行業開發節能型輪胎模具新產品及智能化生產線,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此外,面向復雜反應過程強化的微化工系統創新與工業示范、高鐵軌道橋梁減振/震關鍵材料制備及其加工應用技術、主被動式安全防護輪胎技術開發與應用3個項目獲得2021年度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
7.原材料大幅漲價對橡膠行業影響巨大
2021年以來,國內大宗原材料價格全年呈現高位震蕩,橡膠、炭黑、助劑、簾子布、鋼材、能源等價格高企,加之環保、人工、用電等成本大幅攀升,輪胎、管帶等主要橡膠制品行業利潤下滑。據中橡協對行業骨干企業統計,雖然輪胎產品年內不斷提高售價,但下半年開始行業利潤不斷下滑,1~3月,輪胎行業利潤同比增長74.7%,1~10月利潤同比下降34.5%,降幅巨大;膠管膠帶產品售價沒有同步跟進,1~10月行業利潤同比下降8.27%;與上半年相比,前三季度橡膠制品行業利潤下降6.70%,中小企業利潤空間進一步收窄;輪胎模具價格多年“不升反降”,利潤水平持續走低。但同時,炭黑、橡膠助劑、骨架材料等原材料行業利潤均實現大幅增長;受疫情經濟拉動,力車胎和乳膠行業利潤也實現了增長,但增幅收窄;膠鞋行業利潤上漲,但內外銷企業市場呈現冰火兩重天。
8.新零售新商業模式不斷涌現
2021年以來,輪胎橡膠企業借助工業互聯網,不斷發起新零售與新商業模式。雙星&錦湖輪胎發起S2C新生態戰略,實現供應鏈、倉儲、配送、體驗、安裝、服務一體化;雙星輪胎與華為合作,圍繞“胎聯網”、數字企業、智能制造、智慧輪胎、安全出行,打造數字輪胎產業生態。賽輪集團工業互聯網平臺“橡鏈云”持續賦能垂直行業企業,貼近終端客戶。中策橡膠“車空間”與“知輪平臺”不斷創新新零售模式,在數字化供應鏈平臺賦能下共同創建中策渠道命運共同體。風神輪胎推出“風智匯”車隊智能輪胎管理系統,為公交等車隊客戶定制TCO輪胎保姆式解決方案。玲瓏輪胎上線“新零售2.0”,圍繞“產品+服務+價值”,賦予渠道數字化營銷能力。浦林成山“智安達”項目實現輪胎全生命周期管理新模式。森麒麟從“動力驛站門店”發展到“麒麟云店”,對傳統輪胎銷售體系進行數字化升級。無錫寶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加強“現代工業散貨物料智能輸送與服務業務”,全力推進工業散貨物料智能輸送全棧式服務應用的規模化落地。江西黑貓炭黑依托電子商務平臺推出“產能預售”新交易模式,使下游客戶通過近遠期貨物基差鎖定利潤,實現供需雙贏。圣奧化學入駐中化電商平臺壹化網,全力實施數字化轉型,旗下近20個聚合物添加劑產品首次在線上“開賣”。軟控股份和桂林橡機均通過線上遠程驗收方式,在疫情期間向海外客戶提供一站式無障礙遠程驗收服務。
9.輪胎橡膠企業加強國際化戰略布局
隨著中國輪胎橡膠企業在國際市場核心競爭力的不斷增強,國際化戰略布局進一步加強。賽輪集團投資30多億元建設越南公司三期項目,柬埔寨工廠年產900萬條高性能半鋼胎項目投產;金宇輪胎越南工廠年產200萬條全鋼胎項目順利投產;貴州輪胎越南工廠年產120萬條全鋼胎項目投產;中策橡膠泰國工廠三期項目全線貫通,將實現年產半鋼胎500萬條、全鋼胎120萬條產能,泰國工廠輪胎年產能將達到2000萬條;江蘇通用擬在柬埔寨建設海外第二工廠,年產500萬條半鋼胎和90萬條全鋼胎;青島森麒麟輪胎向泰國基地增資提升產能,擬在西班牙建設年產1200萬條轎車、輕卡子午胎工廠;海利得(越南)有限公司年產11萬噸差別化滌綸工業長絲(一期)項目已形成產能;圣奧化學泰國公司首批產品成功下線,項目建成后具備年產2.5萬噸橡膠防老劑的生產能力;江蘇興達印度技術服務中心開業,已經完成在歐洲、北美、南美、東北亞、東南亞等主要市場的銷售和技術服務布局。
10.新建與技改項目智能化成為方向
數字化、智能化為輪胎橡膠企業帶來高效、節能、環保、減人等優勢,成為企業新建與技改項目的重要選擇。貴州輪胎以“5G+工業互聯網”賦能智慧化轉型,其5G全連接工廠正式建成。玲瓏輪胎吉林公司一期年產120萬條全鋼胎項目建成,實現了數字化、智能化的工業互聯網平臺。三角輪胎南海新區800萬條高性能乘用車胎轉型升級項目按照智能化工業4.0工廠標準建設,在未增能耗的情況下效率提高15%左右。朝陽浪馬輪胎開發了輪胎數字化管控系統應用項目,為生產經營決策提供大數據支持。江蘇通用與中國移動無錫分公司簽署5G智能制造戰略合約,打造通用5G碳云智能工廠。浦林成山(山東)高性能商用車輪胎制造數字化車間被確定為山東省數字化車間,高性能輪胎先進制造智能工廠被確認為威海市第六批智能工廠。益陽橡塑機械數字化工廠落成投產,以云平臺為基礎架構,實現數字化設計、數字化制造、數字化管理、數字化服務等功能。山東大業與青島科捷機器人有限公司共同推進鋼簾線智能化改造,將率先實現全流程智能制造示范和標桿企業。江蘇興達年產35萬噸鋼簾線擴建項目形成了產業智聯一體化,為將工廠打造成世界一流的鋼簾線制造智能化標桿奠定了基礎。
關注炭黑產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