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www.boilnfry.com),據輪胎世界網消息,
第三季度,美國乘用車和輕卡輪胎進口量,同比分別增長 3.7%、6.4%。
卡車輪胎進口量,在第三季度和 9 月份,分別增長 41.3% 和 41.4%。
雖然美國所有類別的輪胎進口量,都在上升,但其對亞洲輪胎 " 雙反 " 造成的影響,也顯而易見。

臺灣輪胎受打擊最大
數據顯示,第三季度,美國進口自中國臺灣的乘用車輪胎,下降 66.4%;
1-9 月,下降 46%。
進口自臺灣的輕卡輪胎,前 9 個月下降了 55.2%。
臺灣輕卡輪胎,因此跌出美國前十進口來源地。

對臺灣產品提高關稅,已經導致至少兩家輪胎公司暫停美國業務。
這兩家公司,是飛德勒和南港橡膠。
另外,建大橡膠將把銷往美國的產品,全部轉移到越南工廠生產。
飛德勒和南港橡膠,目前還沒有其他海外生產基地可避免美國的反傾銷稅。
泰國輪胎大幅下降
第三季度,美國進口自泰國的乘用車和輕卡輪胎,分別下降 21.3%、14.2%。
這足以使全年進口自泰國的輪胎數量,少于 2020 年。
此外,7-9 月,美國自韓國進口輪胎的數量,下降 1.5%;
前三季度下降 2.6%。
在韓國、泰國,以及臺灣地區輪胎數量下降的情況下,美國輪胎總體進口量呈現增長。
這是因為其他國家在填補市場空缺。
亞洲及美洲多國補漏
數據顯示,墨西哥、印度尼西亞、加拿大、日本、智利、馬來西亞,對美國乘用車輪胎出口,均大幅增長。
今年前 9 個月,美國從墨西哥進口的乘用車輪胎,高達 1540 萬條,同比激增 64.1%。
其輕卡輪胎出口美國的數量,達到 238 萬條,暴增 78.3%。
據了解,普利司通、固特異、固鉑、JK 輪胎、米其林、倍耐力等,均在墨西哥擁有生產基地。

除了墨西哥外,輕卡輪胎出口美國大增的國家和地區,還有加拿大、印尼、日本、菲律賓、中國、巴西等。
雖然三季度下滑,但前 9 個月,越南和韓國輕卡輪胎出口美國的數量,仍保持增長。
據分析,考慮到美國第三季度輪胎進口速度顯著下降,以及進口公司持續面臨供應鏈問題,全年數據可能會呈現出不同的情況。
關注炭黑產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