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www.boilnfry.com ),據界面新聞消息,天然橡膠作為一種極其重要的工業原料,廣泛運用于交通、工業、農業等國民生活領域,是國家重要的戰略物資。
橡膠作為海南“三棵樹”之一,是海南主要的經濟作物和支柱性產業之一,也是海南省發展熱帶農業的重要抓手。
海南橡膠產業現狀
據了解,作為國家的戰略物資,海南劃定橡膠生產保護區面積為840萬畝。目前海南橡膠種植實有面積與840畝生產保護區面積的要求仍有一定距離,種植面積和產量保障面臨著較大壓力,對天然橡膠產業可持續發展及貧困熱帶地區的膠農脫貧致富構成了巨大挑戰。
此外,海南天然橡膠產業發展面臨多重困境。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橡膠研究所副研究員劉銳金表示,海南的地理環境、自然條件與東南亞等橡膠主產地區有一定的差距,易受臺風等災害性天氣影響,加之橡膠樹的抗災抗風能力較弱,適植區域和發展規模有限。
澄邁膠農潘鈺回憶,“種橡膠最怕遇到強臺風,最嚴重的一次臺風是2014年威馬遜,當時家里膠園沒有防護林保護,1000株橡膠樹就被損毀600多株?!币粓鰪娕_風不僅容易摧毀橡膠樹,還耽誤割期、影響產膠量,在一定程度上也打擊了膠農種植橡膠的信心。
而近年來,受國內外需求放緩、天然橡膠供應過剩等因素影響,海南天然橡膠價格持續走低。
據海南省農業農村廳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末,海南橡膠種植面積790.35萬畝,同比減少0.28%,占全國面積的45.66%;干膠產量33.08萬噸,同比減少5.67%,占全國產量的40%。
“膠價不好的時候,割一次膠只有幾十元收入,加上有時割膠手法不對傷了樹,影響出膠量,最后忙活一個月可能才有一兩千?!卑咨趁駹I膠園的膠農趙蘭說,她和丈夫都是膠工,兩人共承擔了十余畝橡膠樹的割膠任務,但年收入遠遠不足以支持家庭開銷。
為橡膠價格憂慮的不僅是像趙蘭這樣的膠農,還有橡膠收購站點的負責人。
瓊中某收膠站的負責人表示,正常年份,他們的收膠站每天可以收3至4噸膠水,但近幾年,每天收不到3噸的膠水,膠價低的時候收上來的膠水更是減少過半。
此外,界面海南走訪了解到,在中央財政資金的支持下,海南國有農場膠園的林間道路建設較為完善。但大部分民營膠園水土保持、林間道路、防護工程等配套工程滯后,加之膠園老齡化日趨嚴重,土壤地力下降,膠園還面臨更新減緩的難題。因而導致生產潛力存在下滑風險,產業持續發展潛能下降。
值得關注的是,海南膠工老齡化問題愈發嚴重,有經驗的老膠工退休或棄崗,同時膠工外流轉向嚴重,年輕人亦不愿意入行。
據了解,近4年以來,海膠集團紅林分公司的膠工人數從900多個減少到500多個,膠工平均年齡接近50歲。
“農場里的年輕人大多數都外出打工了,加上種膠、割膠是份高強度苦力活,現在的年輕人吃不了這種苦,我們膠園的膠工大都是四五十歲的,沒幾個年輕人了?!焙Dz集團膠工李玉說,“現在收益不好,家里有閑置的土地,我們也開始種檳榔、芒果了。”
與此同時,膠園棄管棄割現象日趨嚴重,影響著天然橡膠產業的健康發展。
在儋州投資橡膠園的吳勇告訴界面海南,他承包的膠園雖已具備開割條件,但由于膠價低迷難以雇傭到膠工,已耽誤了割期?!澳z園目前屬于半棄管狀態,想轉讓也找不到下家。”
“農墾國有膠園生產管理相對規范,具有一定的規模和技術優勢,但民營橡膠屬于各管各家,戶均面積小,膠園中割膠服務僅少量存在于個人親友之間,加上膠園流轉意愿弱,有較大一部分面積處于因無暇顧及而棄割狀態。”劉銳金建議,進一步夯實橡膠種植業發展基礎,同時通過形式多樣的流轉方式,支持各類主體開展生產性社會化服務,如租賃、托管、入股等,促進適度規模經營的形成。
如何突破困境?
據了解,東南亞主產國(如馬來西亞、泰國)的政府對于膠農的支持力度很大,通過收儲、補貼等方式,減緩價格低迷對種植戶的生計影響,強化天然橡膠產業競爭力。加之,勞動力成本相對較低,使得東南亞主產區的天然橡膠競爭力較海南更具有優勢。
而在國內天然橡膠市場持續低迷的不利環境與海南自身面臨的多重困境下,海南如何逆勢突圍?實現彎道超車?
一是延伸產業鏈。
橡膠產業走出困境亟須提質增效、延長產業鏈條。
此前,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橡膠研究所副所長謝水貴提出建議,淘汰天然橡膠初加工落后產能,發展高端橡膠制品業或許能帶來“彎道超車”的機會。
“目前,海南橡膠產業發展集中在種植端做原料輸出,橡膠產品以初加工產業為主,發展模式較為單一化?!眲J金指出,海南天然橡膠加工業發展深度不夠,橡膠資源潛力尚未得到充分發揮,深加工產值所占比重小,下游產品少缺乏新的利潤增長點。
對此,劉銳金建議提升橡膠加工業整體水平,調整產業結構,提升橡膠產品技術含量,開發適應市場需求的橡膠制品,延伸橡膠產業鏈。
在此過程中,以海膠集團為例,該企業以“求變”為破局點,不斷優化產業布局,橡膠下游產品向精深加工不斷延伸,乳膠產品成功進軍大眾消費市場。
二是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轉型。
在產業轉型方面,“海南可借鑒馬來西亞在天然橡膠產業轉型的成功經驗,積極發展橡膠下游產業,鼓勵企業轉型生產加工高附加值的橡膠工業制品。”
劉銳金提出,依托科研院所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充分發揮科研部門的技術支持作用,加大低頻高效割膠技術、新型割膠工具的技術集成,加快研發推廣針刺采膠等省工技術,鼓勵初加工企業提高生產工藝。“從而滿足下游制品企業對天然橡膠材料的高質量發展需求,尤其是高端領域,如飛機輪胎、減震部件、超薄乳膠制品等?!?/p>
據悉,當前海南橡膠已經刀刃向內,在技術、制度等層面作出大刀闊斧的改革。通過加強與哈爾濱工程大學海南創新研究院等單位合作,希望以產學研一體化的模式研發并推廣智能割膠機器,實現高科技賦能產業、解放勞動力,從而推動天然橡膠產業轉型升級。在科技應用方面已實現全球首條全乳膠自動化加工生產線投產。
三是發揮自貿港優勢。
“可積極利用政策優勢,鼓勵國內外優秀人才來海南發展,從而加強國際化人才隊伍建設;吸引國內外大型企業、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在海南設立新型研發機構,開展橡膠樹及其他產膠植物種質資源引進和品種創新,研制新材料和橡膠制品,以科技創新鏈帶動產業鏈發展?!眲J金建議。
同時,可借鑒新加坡在天然橡膠貿易方面的成功經驗,利用背靠中國山東等省份的最大消費基地,且緊鄰全球最大生產基地東南亞的優勢,發揮港城園一體化的聯動作用,優化航運、港務、倉儲、金融、科技、交易等服務,深度參與全球天然橡膠貿易,并引入大型制品企業在瓊投資興業。
“目前,海南天然橡膠產業目前處于發展期,依然具有較多的商業機會和較大的發展空間?!蔽磥砗D舷鹉z產業能否借力逆境突圍?成功轉型升級?
原標題:困境之下,海南天然橡膠產業如何逆境突圍?
關注炭黑產業網,了解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