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第二季度以后,橡膠總體表現低迷,尤其是自5月上旬以后維持了震蕩下行節奏,文華橡膠指數(滬膠)6月上旬一度跌破13000整數關口,并維持在13000關口一線震蕩運行持續到7月下旬。此后,行情趨于穩定并開始強大反彈并持續至今。
一、產膠國產量回升平穩,國內進口連月環降
產膠國生產方面,根據ANRPC的最新修正數據,產膠國的產量在最近三個月繼續穩步增長。自5月份產量突破80萬噸,達到83.4萬噸以后,產量連續三個月保持在80萬噸以上,6月份達到90萬噸,7月份突破100萬噸,達到101.1萬噸,比2020年提前了兩個月,比2019年提前了三個月,前7個月累計產量596萬噸,同比增長5.49%。就主要生產國而言,四大橡膠生產國的產量穩步發力,7月,泰國的產量大幅增加至40.8萬噸,環比增加將近8萬噸,印尼和馬來西亞也略有增長,并繼續保持同比增長,越南7月份產量環比持平,但同比大幅下降,達到35.5%。
國內生產方面,將近三個月產量保持穩步增長,5月份產量達到8.7萬噸,6月份產量達到8.9萬噸,7月份產量達到10萬噸,與越南同月產量持平;在進口方面,在最近三個月之內保持了連續環比弱勢,5月份進口量為45.4萬噸,6月份降至38.8萬噸。與往年同期相比,這種情況非常少見。就生產區域而言,云南生產區域近期降雨量增加,割膠受阻,原料產出偏少。現階段,橡膠樹的單產基本上穩定。隨著雨季的逐漸結束,版納即將步入高產期;海南產區近期降水增量顯著,降雨時間主要集中在下午,膠樹皮濕,膠農無法正常割膠,這對割膠造成一定影響。
二、輪胎開工同比下滑,輪胎產量連月下降
下游輪胎廠開工方面,今年五一假期以來,雖有所恢復,但恢復力度明顯弱于過去幾年,近3個月來輪胎開工總體情況顯示出兩個不利趨勢:一方面輪胎開工總體水平低于過去三年,無論全鋼胎還是半鋼胎的開工率運行區間明顯下降,全鋼胎開工率核心運行區間跌至555-65%,半鋼胎開工率核心運行區間跌至55%-60%;另一方面,月間開工率震蕩幅度加大,開工的穩定性弱化明顯,全鋼胎及半鋼胎開工率在最近3個月中多次跌至55%及以下水平,甚至在非過節時間段跌至45%以下。
輪胎產量方面,由于開工率不高,產量也受到明顯影響,國內月度產量應在往年應穩步提升的時段,表現出連月環比回降的態勢,由4月的8304萬條,降至5月的7788萬條,而今年6月進一步降至7539萬條,但好的方面是,期間月度產量絕對水平還是高于過去兩年同期,錄得不小的同比增幅。
三、青島地區去庫延續,期貨倉單緩慢增量
根據機構統計的國內庫存數據來看,國內天膠庫存仍保持去庫態勢,其中青島地區一般貿易庫存在去年第三季度末最高達到71.3萬噸后,持續到了第四季度末的71.3萬噸,但仍保持著去庫的狀態,雖然一季度中期曾經小幅回升但幅度有限,之后再次踏上下降之路,近3個月降幅偏大,目前已經來到41.17萬噸,瀕臨40萬噸關口;青島地區天然橡膠保稅庫存則自2019年9月末以來持續處在下降趨勢,目前依然維持10萬噸以下運行,目前維持創低態勢,已經創低至7.67萬噸。
國產期貨庫存方面,從今年1月初出現16萬噸左右后,庫存增長速度明顯放緩,6月末僅為17.5萬噸,近一個半月來,庫存量繼續緩慢增加,目前仍處于18.1萬噸以上,倉單壓力仍不大。
四、油價遭遇增產重壓,能化品走勢分化
OPEC于7月中旬達成增產協議后,處于上升趨勢的國際石油價格遭受重壓,回調劇烈,但隨后逐步企穩,目前仍維持弱勢,總體上處于構建中期運行機制,期間國內能化品一度隨油價集體回落,但之后走勢逐漸分化,品種態勢趨于反映自身行業基本面,有跌有漲,其中瀝青、燃油等油價強相關品種維持弱勢,聚酯產業鏈則處漲勢,煤化工相關品種表現也偏強,橡膠期貨在7月下旬以來總體屬于漲勢梯隊。
五、展望后市
對于后期,滬膠在13000整數關口找到支撐,在基本面階段性供應惡化的背景之下強大反彈,向上打開了反彈空間,市場短期概率延續上行趨勢,后期有望震蕩上行,挑戰15300(文華橡膠指數)鄰近的中期區間壓力,隨著時間馬上進入金九銀十黃金期,國內輪胎開工率處于恢復階段,而國內終端車產銷下行壓力正在減小,對于三季度末及四季度初維持偏強的中期走勢預期,提醒資者關注國內進口復蘇和庫存趨勢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