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二季度下旬,輪胎市場火爆局面逐步平息,6月底到7月初,輪胎市場頹態盡顯——開工率下滑,出口遇阻,市場補貨不積極。不過盲目悲觀并不可取,有機構指出,隨著馬來西亞等國家的汽車芯片工廠恢復生產以及國家對汽車芯片代理商的亂象整治,汽車芯片在生產以及渠道端的邊際將得到有效改善,行業復蘇的確定性不斷增強,汽車后市場也正在逐步走出此前的低迷狀態。
中國輪胎海外市場占有率逐步提高
雖然海運價格上漲和全球集裝箱緊張成為了今年輪胎出口的新阻礙,但是國內外數據顯示,即使在海運重重壓力之下,中國輪胎企業的出口仍呈上漲態勢。

7月19日,海關總署發布2021年6月及上半年輪胎出口數據。2021年1-6月,中國橡膠輪胎累計出口量,為351萬噸,同比增長35.9%;累計出口金額532.78億元,同比增長30.2%。新的充氣橡膠輪胎,累計出口337萬噸,同比增長28.4%;累計出口額507.16億元,同比增長30.2%。從輪胎出口條數看,前6個月,新的充氣橡膠輪胎,累計出口28628萬條,同比增幅高達46%。
美國輪胎制造商協會(USTMA)數據顯示,今年前6個月,美國自中國進口輪胎數量共計2483萬條,同比增50%;其中,乘用車胎同比增79%至162萬條,卡客車胎同比增47%至116萬條。除了既有數據外,USTMA近日對2021年美國輪胎出貨量進行了上調修正,預計2021年總出貨量為3.361億條,而2020年為3.032億條,2019年為3.327億條。以上數據表明,在美國基建計劃的刺激下,美國輪胎市場需求正在大幅反彈,利好商用車輪胎銷售。

此外,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和泰國已成為美國輪胎主要進口國。2021年1-6月份,美國自泰國進口輪胎數量共計2697萬條,同比增15%。而隨著我國多家輪胎企業在泰國建廠,在多重利好消息的刺激下,輪胎銷售下半年有望實現新的突破。
訂單助推輪胎開工率上升
受冬季胎訂單增多,和芯片壓力緩解等利好消息影響,山東地區輪胎企業開工率環比有所上漲。上周,山東地區全鋼胎開工負荷為63.57%,周環比上升1.87 個百分點;半鋼胎開工負荷為59.83%,周環比上升2.03 個百分點。汽車下游市場的持續向好,加之“芯片難”的問題在持續緩解,業內人士預測輪胎廠開工率有望在9月出現大幅度提升。

海外壓力仍是輪胎出口最大挑戰
海運方面喜憂參半,由于目前北美和歐洲市場經濟活動的持續活躍和防疫需求的增加使得北美當地市場對各類物資的進口需求保持高位。但是這些區域目前存在的集裝箱滯壓、運輸周轉不暢以及港口擁堵等情況未獲得有效緩解。雖然市場提前步入航運旺季,但運力緊張局面未得到緩解。

數據顯示,7月,中國出口至美西、美東航線運價指數平均值分別為1903.38點、2216.85點,分別較上月平均上漲12.5%、8.2%;中國出口至歐洲、地中海航線運價指數平均值分別為4689.60點、5386.90點,較上月平均分別上漲15.3%、12.0%。海運價格繼續增長已成定局,因此如何有效快速搶占集裝箱是目前輪胎企業快速恢復全面開工,提升海外輪胎收入的第一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