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中國物資再生協會聯合主辦,以“凝聚共識,協同行動”為主題的2021首屆綠色再生塑料供應鏈論壇在北京舉行。與會專家表示,隨著《“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的正式實施、廢塑料循環利用的標準體系不斷完善,再生塑料產業將迎來發展新機遇。
石化聯合會副會長周竹葉致辭指出,應推動綠色再生塑料的應用和綠色塑料供應鏈的建設,為我國甚至全球塑料循環經濟發展探索出嶄新的模式。他介紹說,2020年以來,國家有關部門相繼發布通知,圍繞“禁止和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推廣應用替代產品和模式,規范塑料廢棄物回收利用和處置,完善支撐保障體系”等提出了一系列任務和要求,并提出到2020年、2022年和2025年的不同階段目標,對整個石油和化學工業將產生深遠影響。
周竹葉同時指出,廢棄塑料由于不規范處置,缺乏有效回收利用技術,長期積累造成嚴重環境污染,已成為一項全球性挑戰。近年來,石化聯合會配合政府部門在推動塑料產業鏈合作、制定國家標準等方面開展了一系列工作。一是加強宣傳引導,每年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世界塑料理事會等共同舉辦會議與專題論壇,發出中國聲音;二是強化組織落實,攜手中國物資再生協會成立了綠色再生塑料供應鏈聯合工作組(GRPG);三是加快標準制定,組織制定了8項再生塑料國家標準,其中3項已獲批發布;四是加快技術創新,專門成立以李壽生會長為組長的塑料循環利用協調小組,明晰塑料利用先進技術選擇及技術創新研發路線圖。
中國物資再生協會會長許軍祥對GRPG一年來的成績表示肯定。他說,《塑料制品易回收易再生設計評價通則》的正式實施,促使再生塑料循環產業向實現產業鏈模式、區塊運營、提升閉環管控的方向邁出堅實一步。
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常務副會長趙凱表示,中國循環經濟協會愿意和石化聯合會、中國物資再生協會等相關機構及廣大企業一起,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進資源集約利用,構建資源循環型產業體系和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為保障國家資源安全,推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促進生態文明建設作出貢獻。
商務部流通發展司二級巡視員鄭厚斌稱,下一步,商務部將會同行業協會,通過出臺相關政策措施,進一步推動和引導再生資源行業健康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院士、GRPG顧問兼專家組組長李景虹認為,我國塑料污染防治存在的關鍵問題是思想認識不到位、防治意識較為薄弱;法規標準和政策措施不適應、不完善;塑料產品市場混亂缺乏有效監管;可降解替代產品應用面臨困難和制約因素;廢塑料回收和利用體系不健全等。
論壇還就“再生塑料LCA與碳足跡”“雙易體系的落地與規劃”“廢塑料回收利用稅收優惠”“再生塑料顆粒高值化利用”等話題展開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