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2020年中,各大整車廠與科技巨頭在各種展會上,為人們帶來了前沿的移動出行趨勢,也將新能源汽車推向了新的高度。
以進博會為例,汽車展區被不少媒體稱為新能源汽車館。
從豐田展臺中奪人眼球的e-Palette和LQ概念車,到本田 “無限接近EV”的SPORT HYBRID e+插電式混合動力系統,可以看到電動化車型已成為了車企們共同謀劃的未來。
發展新能源汽車,是中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最新的“十四五”戰略,已經將新能源汽車列為九大戰略產業之一,而近日發布的《新能源汽車產展規劃(2021―2035年)》,明確要堅持純電驅動戰略取向。
中汽協數據顯示,2020年1—11月,中國累計銷售新能源汽車110.9萬輛,同比增長3.9%。
就11月而言,當月銷售新能源汽車20.0萬輛,環比增長24.1%,同比增長104.9%。
因而,各大車企也紛紛加大了新能源車型的研發。
當車輛卸除了燃油引擎,并替換上電池組件和電動馬達后,輪胎作為汽車的關鍵部件之一,也成為了影響電動化進程的重要組件。
生產輪胎的制造商,不但需要為整車廠繼續提供穩定、安全且良好性能的輪胎,更要緊隨新能源的潮流,具備整合先進技術的能力,提供更具前瞻性的專用輪胎產品。
就拿電動車的重量舉例,由于附加了電池組,其整車的重量較同尺寸的燃油車更重。因此,電動汽車的輪胎,必須采用加固結構以承受額外的重量,同時還需保證較小的滾動阻力以最大化地提高效能。
在對消費者偏好和環境效益做過相關研究后,普利司通專門設計了搭載傲路捷®技術的綠歌伴®(ECOPIA®)節能系列輪胎,并已適配寶馬i3電動車型。
這種輪胎的寬度較窄,可以減少滾動阻力和空氣阻力,有效提高汽車的效能,增加續航里程。
同時,由于電動車相較于燃油車引擎的噪音較小,所以對于輪胎的減噪要求更高。普利司通的綠歌伴® EP850輪胎通過優化組合的胎肩花紋設計,能達到降低胎噪的效果。
此外,隨著5G技術的發展,各大車企在部署新能源汽車的同時,也在加速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正式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高度自動駕駛汽車實現限定區域和特定場景商業化應用;力爭經過15年的持續努力,高度自動駕駛汽車實現規模化應用。
為滿足自動駕駛汽車的需求,輪胎制造商也需要運用先進的傳感器技術、智能診斷技術和數據分析技術等,對輪胎進行革新。
普利司通在今年提出了“Bridgestone T&DPaaS®”,將其優質的產品、服務和全球服務網絡及數字技術進行了全面的整合。在這個策略下,名為 “智能應變傳感器(Smart Strain Sensor)”的新型輪胎傳感器應運而生。
它利用了物聯網技術,幫助測量運動中的輪胎與地面接觸時產生的張力,成為了首個利用該技術的傳感器。同時,出于安全考慮,自動駕駛汽車更被要求低速行駛。與加速度傳感器不同的是,“智能應變傳感器”即使在低速行駛時也能記錄數據,這一功能非常適用于自動駕駛汽車。
中國或將成為主導新能源汽車生產的領頭羊,在這場日新月異的變革中,輪胎在其中的角色和作用不容忽視。
由此,普利司通也在今年發布了全新的全球品牌標語—— “智伴你前行(Solutions for Your JourneyTM)”,向世界宣告了長期發展目標。未來,普利司通將繼續深耕中國市場,貼合趨勢,努力通過突破關鍵技術和帶動行業創新,助力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