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元創股份”)成立于2006年6月,公司主營業務為橡膠履帶類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主要產品包括農用機械橡膠履帶、工程機械橡膠履帶和橡膠履帶板,作為聯合收割機、挖掘機、裝載機、攤鋪機等多種履帶式農用或工程機械的行走部件,最終應用于農業生產、工程施工等不同應用領域。
元創股份的IPO進程較為曲折。資料顯示,早在2022年1月,公司就提交了上交所主板上市申請,但與當年11月終止審查。此后元創股份轉戰深交所主板,并于2023年6月26日獲得深交所受理。據深交所網站最新顯示,元創股份的IPO進程在2024年9月30日處于中止狀態。
招股書披露,元創股份本次計劃發行新股不超過1,960萬股,擬使用募集資金48,513.17萬元,用于生產基地建設項目、技術中心建設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項目,保薦機構為國泰君安證券。
與大供應商維泰橡膠疑存關聯
招股書披露,李鴻現任元創股份獨立董事,同時還擔任浙江雙箭橡膠股份有限公司、青島三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獨立董事;其還曾任天津鵬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川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三維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三維控股”)等企業的獨立董事。

招股書并沒有披露李鴻擔任三維控股獨立董事的具體時間,而據據工商資料顯示,李鴻是在2023年7月卸任三維控股獨立董事一職。

工商資料同時顯示,三維控股的董事長葉繼躍,曾是浙江維泰橡膠有限公司(簡稱“維泰橡膠”)的董事長,其直到2022年3月28日才退出維泰橡膠。

值得注意的是,維泰橡膠是元創科技報告期內的重要供應商。招股書披露,2021年-2023年,元創股份向維泰橡膠采購金額分別為6,288.63萬元、10,934.92萬元和9,908.27萬元。

維泰橡膠在元創股份的報告期內扮演了重要角色,但招股書并未披露雙方之間的關系,不知雙方間的交易是否構成關聯關系?
董秘任職履歷等多處信息披露存瑕疵
招股書披露,羊靜于1996年至2017年5月先后就職于巨化集團有限公司、三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三變科技”);2017年10月至2018年8月,任元創股份上市部經理;2018年8月至今,任公司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

但據三變科技的公告披露,羊靜在2018年1月2日才向該公司提交辭呈,比其入職元創股份的時間晚了兩個月。

招股書還披露,黃平現任元創股份獨立董事,同時還擔任任上海金標文化創意股份有限公司、杭州中威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國祥股份有限公司、杭州中泰深冷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的獨立董事。

而據浙江豐島食品北交所IPO補充法律意見書披露,該公司獨立董事葉素芬,正是元創股份獨立董事黃平的配偶;對于該信息,浙江豐島食品進行了披露,但元創股份在招股書卻沒有提及。
此外,工商資料顯示,元創股份2013年至今的工商年報電話為0576-83371986,該電話同時是臺州市臻安工貿有限公司(簡稱“臻安工貿”)在2017年至2019年的工商注冊電話。
工商資料還顯示,2016年至2024年5月,臻安工貿的法人為元創股份的實際控制人之一王大元,聯系人為元創股份的監事會主席王永躍。而據臻安工貿2019年年報顯示,該公司的注冊地址為“浙江省臺州市三門縣海游街道西區大道608號”,該地址同為元創股份2019年年報披露的注冊地址。

此外,臻安工貿工商年報郵箱為“27598754@qq.com”,該郵箱同時也是元創股份實際控制人王文杰控制的騰堯進出口公司的聯系郵箱。
元創股份和臺州市臻安工貿有限公司是什么關系?公司為何沒有披露?
募投項目真實性存疑
招股書披露,元創股份本次募投項目擬投資71,142.44萬元建設生產基地,其中土地及固定資產投資66,879.45萬元,基本預備費及鋪底流動資金4,262.99萬元。
據披露,上述募投項目系元創股份現有生產基地搬遷和擴建項目,在搬遷、改裝原廠房設備的同時將引進自動硫化機、自動煉膠系統等設備,改善公司生產軟硬件環境,提高生產自動化、精細化。項目建成后完全達產后可年產55萬條橡膠履帶及160萬塊橡膠履帶板。
而據臺州市生態環境局三門分局2020年3月公示的《關于公示并征求浙江元創橡膠履帶有限公司年產35萬條橡膠履帶、100萬塊橡膠履帶板生產線技改項目(固廢部分)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的意見》顯示,元創股份計劃總投資6,500萬元,在現有西區沙田洋廠區內實施技改擴建項目,利用現有已建生產廠房,不新征用地及新建廠房;購置密煉機、開煉機、硫化機、涂膠線等設備,主要從事橡膠履帶和橡膠履帶板產品的生產經營,主要生產工藝涉及煉膠、硫化、涂膠等,項目建成后將形成年產35萬條橡膠履帶、100萬塊橡膠履帶板的生產能力。
此外,臺州市生態環境局三門分局2022年8月公示的《關于2022年8月17日擬對元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基地擴建項目環評文件作出審批意見的公告》顯示,元創股份擬投資5,452.65萬元,主要新增密煉機、開煉機、硫化機、捻股機、雙捻機等生產設備,擴建項目建成后將形成年產37萬條履帶、80萬塊履帶板的生產能力。
對比可見,元創股份投資6,500萬元可以形成年產35萬條橡膠履帶、100萬塊橡膠履帶板的生產能力,投資5,452.65萬元可以形成年產37萬條履帶、80萬塊履帶板的生產能力,為什么本次IPO募投項目投資金額高達71,142.44萬元,投資額是上述項目的十倍有余、但僅年產55萬條橡膠履帶及160萬塊橡膠履帶板?差異巨大的原因是什么?公司的募投項目信息是否存在瑕疵?
對于上述問題,經濟導報近日通過郵件采訪了元創股份,但截至發稿,沒有收到公司的任何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