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12月12日消息,全球經濟波動與原材料價格攀升的雙重挑戰下,輪胎行業的競爭今年愈發激烈。中國作為世界汽車市場的領頭羊,歷來是外資輪胎品牌的重要戰場。但今年,中國輪胎市場面臨銷售疲軟,而國產輪胎憑借性價比優勢對外資品牌構成了不小沖擊。在此背景下,外資輪胎企業如何深耕中國市場,實施本土化策略,成為了他們亟需解決的關鍵問題。
倍耐力亞太區首席執行官馬贊寧指出,中國高端輪胎市場正在快速崛起,倍耐力將持續加大在這一領域的投資,并深化本土化進程,從原材料采購到生產銷售,全面布局中國,以輻射整個亞太地區。作為一家擁有百年歷史的輪胎制造商,倍耐力始終專注于高端輪胎市場,以其卓越的性能、耐用性和安全性贏得了市場認可。今年前三季度,倍耐力高端輪胎產品的銷售額占比已升至76%,較去年同期的74%有了顯著提升。
面對新能源汽車的迅猛發展,中國市場的新能源滲透率已高達53.3%,據炭黑產業網了解,這一變化對輪胎行業提出了新的挑戰。電動化轉型要求輪胎在承載性能、抓地力、操控性、噪音控制及耐磨性等方面進行全面升級。馬贊寧強調,在電動化與智能化的浪潮中,輪胎的作用愈發凸顯,其重要性甚至超越了傳統燃油車時代。以輪胎滾動阻力為例,更低的滾動阻力意味著更少的能耗和更長的續航里程。為此,倍耐力早在2019年就推出了專為電動車設計的ELECT系列輪胎,其滾動阻力遠低于傳統輪胎,同時兼具低噪音和強抓地力。
此外,輪胎作為汽車與地面接觸的唯一部件,其智能化潛力巨大。通過集成傳感器,輪胎可實時收集路面數據,為車輛提供優化駕駛的依據。倍耐力已與博世攜手,共同開發基于智能輪胎技術的全新解決方案和駕駛功能。馬贊寧透露,智能輪胎還能分析不同用戶的駕駛行為模式,為新產品研發提供數據支持,以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
電動汽車市場的快速增長促使倍耐力不斷加大在中國的投入,特別是在研發領域。位于山東兗州的倍耐力亞太創新研發中心已全面運營,為亞太區提供了更多的研發自主權,對倍耐力的本土化戰略至關重要。目前,倍耐力的中國生產基地已覆蓋亞太市場,并計劃在泰國設立分公司以滿足當地市場需求,但暫不考慮建廠,因為“中國的產能完全能夠滿足需求”。自2005年進入中國以來,倍耐力已在國內建立了三家工廠。
馬贊寧表示,倍耐力將繼續深耕高端輪胎市場,但未來的投資將不僅限于生產規模的擴大,還將重點關注生產、運營和銷售端的數字化轉型。這包括優化零售渠道布局、建立CRM系統以加強與終端客戶的聯系,并考慮在未來推出輪胎延保服務,以全面提升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