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12月10日消息,山東東盛橡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個曾經默默無聞的輪胎翻新小廠,如今已蛻變為集廢舊輪胎資源綜合利用與設備生產制造于一身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同時榮獲山東省專精特新企業和瞪羚企業的稱號。其發展軌跡,不僅是一部技術創新的史詩,也是一部經濟效益持續攀升的輝煌篇章。
今年前10個月,該公司產值高達8990萬元,這一數據在輪胎市場競爭激烈、困境重重的背景下,尤為引人注目。它不僅是企業堅韌不拔精神的體現,更是其技術不斷革新的有力證明。
那么,東盛橡膠是如何走上這條強盛之路的呢?公司董事長王京東一語道破天機:“我們始終堅持自主研發新技術、新產品,打造獨具特色的品牌,確保產品始終站在市場前沿,這是我們能夠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的關鍵。”
回溯歷史,東盛橡膠成立于2003年,最初以翻新輪胎及相關設備為主打產品。然而,隨著市場變化,翻新輪胎的價格優勢逐漸喪失。面對這一挑戰,公司果斷決定轉型升級。據炭黑產業網了解,2010年,東盛橡膠開始深入調研廢舊輪胎的再生利用問題,他們發現大量廢舊輪胎不僅污染環境,還浪費了寶貴資源。而當時的高溫高壓處理設備又存在二次污染的問題。
正是這些發現激發了王京東對再生膠設備創新研發的決心。他迅速組建自研團隊,并與青島科技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展開合作,憑借頑強的鉆研精神,成功研發出廢舊橡膠再生利用的新型成套裝備,將公司推向了新的發展高度。
為了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條,東盛橡膠決定利用自身再生膠生產的優勢,涉足下游產業,生產電動車和摩托車內外胎。他們自主研發的輪胎硫化機,借鑒了汽車輪胎的先進生產工藝,將傳統的水胎硫化模式升級為膠囊硫化模式。經過不斷改進和完善,這條生產線最終成為了國內摩托車輪胎生產行業中的佼佼者。
隨著輪胎質量和產量的提升,東盛橡膠的市場地位也日益穩固。他們的摩托車輪胎不僅在國內市場受到歡迎,還大量出口海外。先進的技術也吸引了眾多電動車和摩托車輪胎生產企業前來參觀考察和采購設備。
如今,東盛橡膠利用廢舊輪胎再生利用生產的再生膠新型摩托車鋼絲輪胎,因其成本低廉、使用壽命長而深受客戶青睞,產品供不應求。截至目前,公司已擁有新授權發明專利6項、實用新型專利48項,展現了強大的技術創新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