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山東產權交易中心的信息,青島黃海橡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棘洪灘廠區的143臺/套設備資產掛牌轉讓的消息,這標志著擁有百年輝煌歷史的黃海橡膠,其最后一批資產的清讓,意味著這家輪胎廠將徹底退出歷史舞臺。
黃海橡膠工廠的拆除工作始于去年12月,目前僅剩的破舊資產暫存于青島市城陽區錦盛一路86號。轉讓的資產包括5臺密煉機、燃油鍋爐、雙螺桿擠出機、冷卻塔、電梯等配套設備,轉讓底價為145.05萬元,掛牌時間為2024年11月8日至11月21日。


黃海橡膠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30年代,它不僅生產了中國第一條馬車輪胎和汽車輪胎,還是國內首家擁有全鋼絲載重胎生產技術的企業。曾經的輝煌使其被譽為輪胎界的黃埔軍校。然而,隨著市場和技術的變遷,這家歷史悠久的公司逐漸失去了其領先地位,并最終走向了拍賣。
黃海橡膠的前身是青島第二橡膠廠,是國內輪胎四大家族之一。1933年,日本護謨株式會社在青島滄口滄安路北端投資100萬日元籌建太陽膠鞋廠,1935年,工廠以日本車胎股份公司的名稱開始經營,這就是黃海橡膠的前身。1949年,隨著新中國的成立,黃海橡膠真正回到了人民的懷抱;1950年開始逐步擴大生產。作為中國最早的一批輪胎企業,黃海橡膠創造了很多第一。在抗美援朝時期,青島橡膠廠生產出了解放后第一個新產品——新中國牌347汽車輪胎。這也是建國以后第一條中國人自己生產的橡膠充氣汽車輪胎。

1954年,該廠的輪胎年產量已經達到60萬條,成為國內最大的兩家汽車輪胎生產廠之一。1987年,青島第二橡膠廠的輪胎年產量突破百萬大關,其“黃海牌”斜交載重汽車輪胎系列獲得國家優質產品金獎,聲名顯赫。2000年,青島第二橡膠廠改制為青島黃海橡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02年其子公司青島黃海橡膠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在上交所上市。
2006年,黃海橡膠的命運發生了重大轉折,被中國化工集團旗下的中車集團和中國化工裝備總公司收購。2015年,隨著中國化工對倍耐力的并購,黃海橡膠的業務開始融合。然而,加入風神股份后的黃海橡膠經營狀況并不理想,2017年凈虧損高達1.71億元。
2018年,風神輪胎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出售青島黃海橡膠。2019年,天輪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與廈門國貿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成立青島途樂馳橡膠有限公司,采用“共享工廠”模式合作生產。
2022年以來,青島途樂馳橡膠有限公司陷入多起法律訴訟,資產被凍結或查封。最終,黃海橡膠廠未能逃脫拍賣的命運,其近百年的興衰歷程令人扼腕,也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