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10月24日消息,旭陽集團在煤化工領域再次取得重大進展。10月22日,其位于呼和浩特園區的30萬噸/年炭基新材料項目成功產出三苯餾分、重質洗油、蒽油、改質瀝青等一系列高質量產品,標志著該集團新增一條煤化工深加工產業鏈。更令人振奮的是,項目預計將于10月28日產出合格的工業萘產品,實現全流程貫通。
該項目作為旭陽集團戰略部署的重要一環,以內蒙古自治區和呼和浩特市的產業規劃為指導,依托360萬噸/年的焦化產能,旨在呼和浩特清水河經濟開發區打造精細化工產業新高地。自2023年9月開工建設以來,項目占地76894.93平米,總投資額高達20億元,涵蓋了煤焦油深加工、炭黑生產、工業萘提取、精酚制備、咔唑合成以及預培陽極等多個子項目。其中,煤焦油深加工項目投資6.8億元,年處理能力達30萬噸,預計工業產值可達15億元,并將提供超過100個就業崗位。
據炭黑產業網了解,這一項目的成功投產,不僅進一步延伸了旭陽集團呼和浩特園區的煤化工產業鏈,形成了從煤焦油到中間相瀝青、負極材料,再到瀝青基碳纖維和碳纖維復合材料的完整產業鏈,還對焦化產業分質綜合清潔利用向高端化、材料化、多元化發展起到了示范引領作用。項目充分利用呼和浩特園區360萬噸/年焦化及制氫綜合利用項目以及周邊地區的煤焦油資源,通過深加工生產酚油、工業萘、洗油、蒽油、改質瀝青等高附加值產品,這些產品可作為染料、農藥、醫藥、樹脂、助劑、增塑劑等精細化學品的原料,廣泛應用于工業、農業、軍工、航空航天、醫療及生活用品等多個領域。
在生產工藝方面,項目采用了多項先進技術和設施。焦油蒸餾采用無堿常減壓工藝,改質瀝青生產采用單爐單滯留塔工藝,餾分洗滌則采用連續洗滌工藝,酚鹽分解通過園區捕集的二氧化碳和硫酸復合分解工藝,而工業萘的生產則采用雙爐雙塔工藝。這些工藝的應用,實現了煤焦油的“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和綜合利用“產業化”高效組合運行模式。同時,項目還注重環保,對廢水、廢氣和廢渣進行嚴格治理和回收利用,確保所有排放物均達標。依托園區焦化廢水零排一體化項目,通過深度凈化水處理系統實現廢水零排放,并生產出工業氯化鈉和工業硫酸鈉,將“廢品”轉化為“產品”。此外,項目還實現了園區內焦爐煤氣、煤焦油、高壓蒸汽等化工原料的互聯互通,形成中水回用、焦爐煤氣、粗苯利用、煤焦油利用、余熱利用的綠色低碳循環鏈,產業耦合緊密,物盡其用。
旭陽集團呼和浩特園區的這一項目,不僅奠定了“以化領焦、化材并舉”的煤焦材料循環經濟產業格局,還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環保效益的雙贏,為煤化工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樹立了新的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