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11月11日消息,近日,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成功升空,將3名航天員送入太空中的“天宮”,為中國航天員2030年登月計劃奠定基礎。在這個備受關注的太空計劃中,令人意外的是,我國的輪胎企業早已在太空技術領域取得成功,并有望成為未來的主力力量。
據悉,在登月計劃中,太空車是完成樣本采集任務的主要工具,而太空車對輪胎的要求極為嚴格。在月球工作環境中,輪胎需要具備足夠的彈性,能夠在月球崎嶇不平的表面迅速恢復原狀,確保太空車行駛平穩。更重要的是,在月球這個沒有重力的環境下,輪胎必須能夠支撐太空探測車的重量,并保持持久的耐用度。
這些苛刻的條件對輪胎企業的研發和生產提出了極大的挑戰。然而,國內領軍企業瑪吉斯輪胎不僅具備成熟的研發經驗,還掌握著先進的生產技術。美國太空總署NASA在其太空車上使用的輪胎正是來自中國的瑪吉斯輪胎BIGHORN系列,標志著瑪吉斯成功闖入國際市場,甚至進軍太空。
瑪吉斯輪胎成立于1967年,于1990年進軍美國市場,并于1991年在廈門建廠。經過近30年的發展,瑪吉斯在全球擁有11個生產基地,分布在美國、荷蘭、臺灣、昆山等地,設有5個研發中心。其產品銷售網絡覆蓋全球180多個國家。作為國內規模較大的輪胎制造企業,瑪吉斯一直致力于技術創新,不惜投入大量資金打造全新的研發中心,投資1.5億美元興建專業輪胎測試場。先進的檢測技術和齊全的設備保障了瑪吉斯輪胎卓越的產品質量和優質的服務。
盡管瑪吉斯輪胎已經取得輝煌成就,但其發展步伐并未停滯。作為代表中國的輪胎新勢力,瑪吉斯已成為全球十大輪胎品牌之一,年銷售額不斷攀升。目前,包括歐美、日韓以及國內自主品牌在內的40多個汽車品牌、100多款車型都選擇瑪吉斯原裝配套輪胎。值得關注的是,瑪吉斯正在積極拓展新能源汽車市場。
展望未來,瑪吉斯將繼續秉持精益求精的品質理念,為我國輪胎產業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