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據輪胎商業消息,2022年,全球輪胎巨頭們熱衷于擴建兩輪車輪胎市場;2022年,國內部分明星企業卻因兩輪車胎業務的蕭條而被迫拍賣資本。2022年,兩輪車胎市場,越來越讓人看不懂。
恒達橡膠拍賣
在阿里拍賣平臺,我們看到了農業銀行東營分行對山東恒達橡膠有限公司的資產處置。從公告詳情來看,資產抵押物為山東恒達橡膠有限公司名下鋼構車間兩處,折合鋼材1000噸,設計用途為工業房地產。目前該抵押資產仍處于使用狀態。不過農行東營分行已對山東恒達橡膠有限公司展開訴訟、查封,因此拍賣程序將于近期啟動。誰也沒想到曾經的摩托車明星企業,最終會迎來這樣令人唏噓的結局。然而,如果縱觀其近幾年的各類法律糾紛,您會發現恒達橡膠的現狀其實早有征兆。
千瘡百孔的恒達橡膠
2022年,恒達橡膠兩次被列為被執行人,被執行總金額為3920.85萬元。此外,據不完全統計,該公司涉及的203件訴訟中,以被告/被上訴人為身份的案件總金額高達6.898億人民幣,金額之高可能令不少大型輪胎企業都乍舌。之所以涉案金額如此之高,是因為恒達橡膠與多家企業存在互聯互保的關系。這些曾經幫助輪胎企業快速成長的貿易伙伴關系卻也暗藏無數風險——一家企業出現問題,其余企業則也需要提供連帶責任擔保,更多的債務像滾雪球一樣向連帶責任企業襲來。恒達橡膠的債務雪球就是如此這般越滾越大。截至發稿日,天眼查顯示該恒達橡膠的終本案件未履行總金額達到了2.48億元;自2021年起,恒達橡膠兩次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屋漏偏逢連夜雨,麻繩專挑細處斷”,除了高額的負債,恒達橡膠近些年還屢屢因為環保等各類問題而被處罰款。2021年因為在生產摩托車輪胎的車間門窗未密閉,對周邊環境造成異味污染而被處以3.63萬元罰款。當互聯互保帶來的債務,各類罰款以及近幾年市場的蕭條如海嘯般一齊撲向恒達橡膠時,這家老字號仍然頂不住了。
明星企業為何落敗兩輪市場
然而,這不是近幾年第一家倒下的兩輪車輪胎企業。隨著輪胎巨頭在這一細分市場不斷擴容,國內不少輪胎企業的銷售版圖被迫動搖。是質量不過關嗎?其實在質量方面,國內品牌和外資品牌幾乎沒有差異,不少國內企業還是外資品牌的代工廠。是品牌影響力不夠大嗎?品牌影響力確實會對企業銷售份額擴張有一點影響,但影響沒有想象中大。那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導致國內企業銷售陷入低谷?產品性能和產品價值。事實上,外資輪胎企業對兩輪車輪胎業務的擴容更多地引進了賽事技術——針對的客群不一樣,得到的結果大不相同。
與在乘用車胎和商用車胎的發展思路一致,外資輪胎企業把產能擴張集中在了高價值輪胎上。他們摒棄了低端產品競爭,轉而投入更多資金和人力在高端產品研發上。背后邏輯很簡單,一條上千元的高性能輪胎其所帶給企業的利潤和品牌影響力遠遠高出一條售價僅100元的可替代性極高的普通輪胎——在做產品銷售布局前,外資輪胎企業早已砸錢做好了品牌營銷,將自己釘在了有更高利潤的高價值輪胎市場。縱使你曾是明星輪胎企業,在高端產品市場留不下足跡,最終也只能在大浪襲來時“落荒而逃”。
恒達橡膠
恒達橡膠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4月19日,坐落于山東大王經濟技術開發區——新興橡膠園區。根據其官網介紹,恒達橡膠的摩托車真空胎、普通胎年產能可達300萬條;天然膠、丁基膠內胎的年產能可達3000萬條,是國內頗具規模的摩托車輪胎制造商。
旗下品牌“時新”、“倩島”、“勝王”、“優利特”除了供應國內市場,恒達橡膠還在非洲、美洲、東南亞等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有著銷售布局。
(原標題:擴產,哭窮,看不懂的兩輪車胎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