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據嘉賓商學消息,導語:作為中國國產輪胎行業的領軍企業,玲瓏輪胎成功配套了全球前十大汽車廠家中的七家,是唯一連續三年上榜“全球最具價值輪胎品牌”榜單的中國輪胎企業,也是A股市場國內產銷量最大、營收最好的輪胎專業生產企業之一。
然而,就是這么一家輪胎行業的龍頭企業,卻曾差點關門倒閉。在經歷兩代領航人的艱苦奮斗后,最終從一家“小作坊”成長為全球知名的輪胎企業。而創造這個奇跡的兩個主人翁,正是玲瓏集團黨委書記、玲瓏輪胎董事長王鋒及其父親玲瓏集團董事長王希成。我們希望通過分享父子二人接力創業的故事,側面展示中國制造業崛起的一個縮影,為你帶去啟發和思考。以下,Enjoy~
2019年3月,中國與塞爾維亞的友誼添加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總投資近10億美元、彼時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框架下最大的綠地投資項目,也是中國輪胎首個歐洲項目——玲瓏國際(歐洲)有限公司在塞爾維亞茲雷尼亞寧啟動,中國輪胎企業的全球化又取得了新突破。
輪胎這個看起來沒什么科技含量的橡膠疙瘩,背后的科技突破與自主創新不亞于很多精密電子儀器。更鮮有人知道,中國自主生產的第一條輪胎在馬路上轉動的時間,比中國自主生產的汽車晚了近30年。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普利司通、米其林、固特異等一眾國外輪胎品牌形成了技術壟斷,在質量、價格等方面碾壓國產輪胎,造成國產輪胎無人問津、進口輪胎供不應求的局面。
而起步于上世紀80年代初的國產子午輪胎制造業,經過了20多年的技術積累和突破,到本世紀才開始迎來高速發展的黃金時期,并在過去幾年間逐步遠銷歐美這些傳統汽車工業發達地區。
其中,嘉賓商學校友企業、A股上市公司、中國制造業500強玲瓏輪胎既是其中的佼佼者,也是走過整個發展歷程的見證者。今天,就以該企業父子接力創業的故事,從輪胎這個側面,回顧中國汽車制造業的發展故事。
1、涅槃 集體手工作坊轉型傳奇玲瓏輪胎的故事,始于改革開放前一個瀕臨倒閉的縣辦集體工廠。當時它的名字是招遠縣輪胎制修廠,成立于1975年。名為“制修”,實際上是一家只有修補翻新拖拉機輪胎能力的手工式作坊。進入80年代,這個設備陳舊的老廠在市場經濟大潮的沖擊下早已入不敷出。11年間換了七任廠長,仍然每況愈下,風雨飄搖。
1987年,招遠縣黃金冶煉廠王希成臨危受命成為第八任廠長。當時縣里有一個決定,是將這家毫無技術能力、設備能力的輪胎廠徹底轉產成為制膠廠,制造橡膠制品。但王希成到任后,通過調查和分析發現汽車產業前景巨大,硬是說服上級放棄了轉產的決定,一心要把輪胎廠搞起來。
然而重開爐灶談何容易。彼時這家年產值只有30萬的企業不僅沒有一點技術積累,還欠著銀行一屁股債務,有的只是一堆老舊的工具和108個等著開工資的員工。無奈之下,王希成硬著頭皮走進銀行。
面對著要倒閉的企業,銀行自然是不肯放貸。王希成告訴銀行自己放棄了全國知名企業的工作,來到這里,就是為了把工廠重新搞起來。經過一番努力后,王希成終于說服了銀行負責人,以個人人格擔保貸出5萬元。
在這筆“巨款”的支持下,員工們活躍起來,6支施工隊伍同時開進工廠,從土建開始對工廠進行全面改造,添置機器。僅10個多月時間,在王希成的帶領下,輪胎廠技改工作面上開花,當年投資當年見效,到年底一共生產輪胎9.2萬套,完成產值650萬元,實現利潤45萬元。
鐵定要倒閉的企業竟然復活了,而且只用了一年不到的時間。這一次,銀行主動找上門來追加50萬貸款。而王希成要做的事遠不止這么簡單。在上任的第二年初,他即果斷提出了“從路邊(人力車、拖拉機)到路中(卡車、轎車),由路中爭上游”的口號,并通過集資和貸款的方式,多方籌集1000多萬元開啟了20萬農業胎項目,當年產值即過千萬。
1990年,招遠縣輪胎廠更名為煙臺輪胎廠。1991年成為招遠市第一家產值過億元的企業。1994年成立招遠利奧橡膠制品有限公司。1995年成立山東玲瓏橡膠集團公司。從1987年到1999年的12年間,輪胎廠產量、銷售收入、利稅、利潤指標年遞增率分別達到了43.6%、51.36%、46.82%和66.83%,經營規模逐步擴大。
世紀之交,很多國營老廠面臨盈利困難,開始關停下崗,職工生存問題已成為社會性難題。而玲瓏集團卻發展得紅紅火火,先后兼并了煙臺和招遠的多家制造類企業,包括水泵、變壓器、機電設備、冷凍廠、鎖廠等虧損企業,解決了四五千工人的生活和就業問題。一個昔日只有百十號人的“小作坊”,慢慢變成了一座現代化的工廠,固定資產猛增到11.6億元,產品還遠銷中東、非州、東歐、南亞和大洋州等國家和地區。

2、蝶變 中國創二代接班樣本觀察玲瓏輪胎的發展案例,嘉賓商學創辦人吳婷認為,除了兩代創業者卓越的管理能力和企業家精神以外,他們給中國企業界留下的更加寶貴的經驗是企業傳承和接班人培養。
1972年出生的王鋒是王希成的兒子,從小在工廠大院長大,在那個艱苦的歲月里,他看著父輩們頭頂烈日、腳踏黃土的赤膊奮斗。素有“鐵人”稱號的王希成還努力培養王鋒艱苦奮斗的精神。自初中時代起,在其他同學都在寒暑假期間聚會玩耍的時候,王鋒就開始到工廠學徒和幫工。
在山東大學讀書時,王鋒主修自動化專業,在父親的要求下自主學習企業管理,并癡迷于松下幸之助的《經營管理全集》。1993年,王鋒大學畢業,他婉拒了多個政府工作崗位,毅然返回招遠,回到了父親的旗下。
這位剛剛走出象牙塔的年輕人絲毫沒有一點包袱,一頭扎進最苦最累的硫化車間當了一名電工。在那種煙熏火燎一樣的環境里,冒著40多度的高溫,他一干就是兩年,而且以自己的才能和表現,被工友和車間主任豎起大拇指稱贊。一步步升任班組長、車間副主任、主任、進出口經理……在車間工作期間,他曾經同時擔任兩個最不被看好的車間主任,經過不懈努力,最終這兩個車間成為了全廠生產的標桿和業績的冠季軍。
2001年,為深化體制改革,公司實行股份制改造,年僅29歲的王鋒,憑借多年來在企業管理方面的優異成績,被董事會一致推舉為總經理,成為玲瓏輪胎的“少帥掌門”。 上任伊始,他便指揮了玲瓏輪胎工業園建設,同步開展30萬套全鋼胎項目,常常在工地通宵達旦。
以業界常規來說,30萬套全鋼胎項目全部建成通常要用三年時間,實現規劃產能則要經過五六年的時間。但在王鋒的指揮下,11個月便完成了項目建設,投產當年產銷量就達到了40萬套,“玲瓏速度”震驚了全國乃至世界的輪胎行業。
在王鋒接手企業10年后,玲瓏輪胎已形成以玲瓏本部研發中心為核心,北美研發辦公室、北京研發辦公室同步運行的龐大研發格局,擁有近千工程技術人員的研發隊伍,并建立了國內輪胎行業第一家通過國家認可的實驗室,建設了國內第一家室內噪聲試驗室,成立了國內第一家民營輪胎企業博士后工作站和院士工作站。2008年,玲瓏在這位少帥的帶領下實現銷售收入過百億元,出口創匯8億美元,入圍世界輪胎16強。
2016年7月,玲瓏輪胎在上交所主板上市,并逐漸成長為國內產品檔次最高、品牌價值最高的輪胎專業生產企業之一。玲瓏輪胎的市值一度達到700億元。
企業要發展必須要創新,從這一點上,接手玲瓏的王鋒作為家族第二代確實表現出了比父輩更出色的突破和創新視野。從這一點來看,王鋒并不僅僅是“子承父業”,而是實現了父輩事業的發展裂變。王希成把玲瓏從鄉野間帶到了全國的高速公路上,而王鋒則把玲瓏推向了全世界,完成了這家企業的蝶變。
3、騰飛 借勢新能源發力國際化2019年3月30日,在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的親自見證下,中國和塞爾維亞兩國建設者共同在伏伊伏丁那大平原上鏟下第一掀土,總投資近10億美元的玲瓏輪胎塞爾維亞項目奠基。據中國商務部統計,這一年中國對整個中東歐地區的直接投資為30.1億美元。
在現場奠基結束后,盛大空前的開工典禮與玲瓏全球客戶及供應商大會一并在貝爾格萊德地標建筑塞爾維亞大廈舉行。所有參會的600多位嘉賓,被塞爾維亞政府邀請觀看了一場足球賽。比賽間歇,五顏六色的煙花照亮了卡萊梅格城堡下的多瑙河和薩瓦河。

玲瓏輪胎董事長王鋒與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
早在2006年8月,一個偶然的機遇,玲瓏向北美通用底盤業務高級主管介紹了公司的配套實力。第二年,王鋒即受邀到美國通用總部考察。NVH、滾阻,噪音性能……一系列國際通行的指標列入了玲瓏的改進目標,外國企業有的,玲瓏一個也不能少。也正是在此背景下,王鋒加大了國內外的研發投入,擁有了遍布全球的2100多位專業人才的研究院,和近13億元人民幣打造的占地2500畝的中亞輪胎試驗場。
德國大眾集團業務配套期間,行事嚴謹的德國人要求輪胎送樣到德國大眾總部沃爾夫斯堡去測試,結果出來后,德國工程師萬分驚訝:“沒想到能做到世界一流水平,這是玲瓏做的嗎?”
全球化研發、全球化品牌、全球化產業布局三位一體推進。2013年,投資40億元人民幣的玲瓏泰國工廠拔地而起時,標志著玲瓏輪胎的國際化布局已全面鋪開。
截至目前,玲瓏旗下的產品已遠銷全球173個國家,并實現了產品的中高端配套,為全球60多家汽車廠160多個生產基地提供配套服務,成為中國輪胎行業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為全球前十大汽車廠中七家配套的輪胎廠,連續多年位居中國輪胎配套第一位。目前,玲瓏正在全球范圍內繼續考察建廠,力求2030年前全面完成“7+5”全球布局(中國7個生產基地,海外5個生產基地)。
在疫情疊加國際政治經濟變化的前提下,玲瓏仍然進行如此逆周期的大舉布局,自然是有著特別的考量。正如諸多投資人所分析的,減碳和應對能源危機是當今全球產業界兩個普遍的共識,新能源汽車在全球爆發式增長、比亞迪等一批優秀中國車企加速拓展。而玲瓏的策略就是,綁定新能源車企,在這一領域實現“錯道超車”。
由于新能源汽車和傳統汽車在續航能力、整車重量、動力輸出和噪音表現方面有較大差異,使得新能源汽車輪胎對安全、低油耗、抓地力、低噪音、耐磨性、節能降耗、綠色環保等方面的性能要求更高,新能源汽車配套輪胎成為新的增長點。這也成為中國汽車工業產業鏈上,諸多零部件企業彌合技術差距的重要發力點。
2020年、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配套份額統計,玲瓏輪胎位居中國輪胎行業第一位。2021年整體市占率接近20%,銷量增速達182%,穩居中國輪胎行業第一。2022年上半年,玲瓏新能源乘用車輪胎產品的配套量同比增長86%,并成為比亞迪第一大輪胎供應商。
當前,全球十大車企有七家選擇玲瓏。隨著新能源汽車保有量以及滲透率的提高,玲瓏更大的目標是做下一個汽車時代的王者。玲瓏輪胎表示,未來,在全球零碳排放的趨勢下,綠色產品將是主要發展方向,公司將繼續加大研發力度,不斷將綠色產品迭代升級,滿足市場需求,打造“新能源汽車配套第一品牌”。
(原標題:從瀕臨倒閉到遠銷173國穩坐第一,這家輪胎企業如何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