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據大唐科研總院消息,近日,大唐華北電力試驗研究院組織召開專家評審會,對與天津大學共同研發的《海上風電防腐涂層技術的研究與應用》項目進行結題驗收,專家組由加拿大工程院院士、腐蝕行業專家、電力行業專家組成。項目研發的以導電助劑、占位材料、多效阻隔劑等功能助劑為核心的重防腐液體涂層技術得到了與會專家的一致好評,順利通過驗收。

謀篇布局 儲備技術
海上風電運行穩定、操作靈活、環保高效,是集團公司在新形勢下貫徹新發展理念、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戰略部署,是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能源體系的重要舉措。
海上風電場離岸距離較遠,距離給技術運維帶來了挑戰。降低運維頻率,提高機組的安全可靠性,減少機組的運維成本,是大力發展海上風電必須解決的技術難點問題,海上風電機組健康管理技術應運而生。
海上風電機組的健康運行,防腐是必不可少的關鍵環節。海上風電所處的環境是腐蝕環境中最為嚴苛的C5-M級,陽光暴曬、鹽霧侵蝕等均會造成防腐涂層老化失效,給安全生產帶來巨大的隱患和災害,也大大增加了運維人員的巡檢工作量。
華北電力試驗研究院聚焦海洋環境高鹽霧、高濕度的特點,著力研發一種高效率、低成本的重防腐涂層,為集團公司的海上風電大規模發展提前儲備相關技術。

立足實驗 貼近現場
初次接觸海上風電防腐蝕工作,讓項目組成員直呼“太難了!”,因為海洋環境的腐蝕程度和以往所接觸到的腐蝕完全不在同一量級,現有的海上平臺的重防腐涂層均為進口涂料,國內在這一領域的研究較少。但是項目組成員并沒有被眼前的困難嚇退,多次前往鹽城與風場、廠家進行現場溝通交流,對現有的涂層進行技術摸底,經過不懈努力,最終確定了研究思路。
“開發怎樣的防腐涂層,使之既能應用于新建風場,又能應用于現有風場的涂層修復?”項目組成員為此查閱了大量的海上風電設計規范以及海洋鋼結構防腐蝕的國際標準、國家標準及行業標準,多次赴濱海進行現場踏勘,進行了多輪激烈的討論,最終制定了項目研發內容與工作計劃。
確定研發內容后,項目組發現,更大的“難題”來了。實驗室的研發實驗如何與現場實際結合是一個相當棘手的問題,此前團隊并沒有過開發重防腐涂層配方的經驗,一時間大家都有點犯難。
但是項目組并沒有被困難嚇退,而是克服疫情的困難踏上了“取經”的道路。他們先后赴唐山、武漢、長沙等多個公司調研交流現有的海上平臺防腐技術,對比其防腐體系的特性,參考先進的液體涂料研發經驗,對一系列的實驗測試進行了二次設計。
“配方開發出來后,現場應用是必經之路,只有經歷了海洋環境的嚴苛考驗,才能稱之為重防腐涂層。”參照船舶及海洋工程用金屬材料在天然環境中的海水腐蝕試驗方法,項目組成員設計了涂層的掛板試驗,在海上升壓站進行長期觀測試驗;同時,對涂層配方進行中試生產,應用于海上升壓站的腐蝕涂層修復。掛板的安裝與涂層的修復工作于2022年7月進行,每年的7月-9月是臺風季,每一個出海窗口期都來之不易。項目組成員提前溝通安裝與修復細節,起早摸黑,利用4個窗口期就完成了掛板的安裝和涂層的修復工作。
至此,涂層配方的完整研發鏈已經初步完成。從項目的企劃、立項到實施,歷經幾個春夏,克服眾多困難,季節在更替,但是不變的是大唐科研人的初心與擔當。

總結成果 精益求精
當前,《海上風電防腐涂層技術的研究與應用》項目成果已申請國家專利4項,發表論文6篇,其中SCI核心期刊2篇。項目涂層配方經第三方檢測,各項指標結果均符合國家標準。本項目所開發的底漆涂層配方的鋅粉含量低于市面上現有的底漆產品,具有極高的環保價值,在各類海洋平臺鋼結構的防腐方面有很大的推廣應用前景。
在項目成果的應用中,項目組成員將繼續堅持“從實際出發、從目標出發、從問題出發”的工作原則和“講科學、講技術、講民主、講規范”的優良學風,不斷完善研究方法,提高自身研發水平,持續優化研究成果。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任何技術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日常的積累是成功的關鍵。在項目的研發過程中,走過很多彎路,經過許多辯論,克服了疫情的困難,也經受了臺風的考驗,每一個項目成員都為之付出了大量的心血,那些奔波在路上的艱辛,在收獲果實的那一刻,都化作了喜悅。華北電力試驗研究院項目團隊將繼續以“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姿態,朝著“做強做優做大”的目標堅定前進,力求在電力行業防腐領域取得新突破。
(原標題:突破重防腐涂層核心技術,為海上風電發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