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據電纜網消息,15日,A股再度回調,滬指跌逾1%失守3200點,創業板指、科創50指數大跌超3%。其中光伏、儲能、鋰電等新能源板塊集體大幅下挫,近幾個月的高位最大調整幅度已逐漸接近30%。
后續,新能源賽道是否出現擁擠?對電線電纜行業又有何影響?

目前,處于中報披露之后的企業消息真空期,受中美關系、以及對明年一季度數據(特別是新能源汽車行業)擔憂影響,加上股神巴菲特在持有14年后,近期首次減持新能源龍頭股比亞迪,引發了投資者悲觀情緒的集體釋放。
但從長期來看,由于國家“綠色化發展”的方向不變、力度不減,在當前經濟基礎轉向了科技推動下的新型消費的背景下,“科技+新能源”行情主線不會因短期調整而改變。長期來看,新能源更能代表未來發展的方向,新能源替代傳統能源是大勢所趨。
新能源汽車銷量連年高增長

自去年年底國務院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25年)》以來,明確了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比達到20%左右。結合當前汽車市場規模分析,它的銷量平均年增長率將在30%以上,直接對應動力電池的需求側增長。清晰的頂層設計進一步振奮了動力電池市場的信心,從而刺激了市場對汽車線束、充電電纜的需求增長。
光伏產業保持高景氣

得益于政策、市場的雙重支撐,近年來我國光伏發電行業持續呈現高景氣度。2022年以來,盡管行業基本告別中央財政補貼支持,但從A股光伏上市企業披露的年中報來看,光伏板塊上半年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均實現快速增長,多家企業更是實現凈利潤翻番,行業整體表現亮眼。根據近期國家能源局組織召開8月份全國可再生能源開發建設形勢分析視頻會,當前,第一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全部開工,部分第二批基地項目已開工建設,第三批基地項目正在抓緊組織開展有關工作,我國光伏發電行業發展有望迎來更大市場。
風電產業持續擴張

風電方面,海上風電告別中央財政補貼支持,我國風電行業全面邁入平價上網時代。今年上半年,國內風電行業完成招標規模達到53.46吉瓦,相當于2021年全年的招標規模,市場持續火熱。根據全球風能理事會預測,2022—202年,全球風電新增裝機量有望超過5.5億千瓦,年復合增長率可高達6.6%。不僅如此,國內風電制造因原材料價格、人工成本以及基地用地成本等較海外企業具備顯著優勢,更有利于風電產業的持續擴張。
核電產業布局加速

無論從投資帶動效應,還是強化長期能源保供方面,加大核電領域投資都存在極強的必要性。作為穩定可靠的清潔低碳能源,核能也是我國能源向清潔化、低碳化轉型的重要選項。為此,中國未雨綢繆推進核電項目建設。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核準兩個核電項目,中國核電產業迎來新機遇。預計到2030年,核能發電量在中國電力結構中的占比需要達到10%左右。
綜上
新能源板塊的短期下行不改中長期向上趨勢。
再加之國內城鎮化率穩步提高、基礎設施建設的持續投入、雙碳目標的持續推進,國內電線電纜行業、企業將持續受益。
尤其是在新能源裝備電纜、節能環保電纜和特種電纜等細分領域,都將面臨巨大的市場機遇,市場規模也將隨之不斷擴大。
為此,我國線纜企業要抓住機遇,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和技術水平,進一步向安全環保、低碳節能、信息化、智能化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