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據慧正資訊消息,8月24日,道恩股份發布半年度業績報告。根據公告內容顯示,2022年上半年道恩股份營業收入約22.62億元,同比增加16.7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9260萬元,同比減少15.99%;基本每股收益0.23元,同比減少14.81%。

根據公告內容顯示,公司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熱塑性彈性體、改性塑料、色母粒和可降解材料等功能性高分子復合材料的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致力于高分子新材料的進口替代及消費升級,產品廣泛應用于汽車交通、家電通訊、醫療衛生、大消費等領域。
公司目前是國內熱塑性彈性體TPV產量第一的生產企業,公司憑借在TPV產品上的價格優勢和服務優勢,逐漸形成了對國際競爭對手企業產品的市場替代。公司目前是國內主要的改性塑料的生產企業,公司自設立以來一直從事新型改性塑料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經過多年的技術創新,公司諸多改性塑料核心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或先進水平,并受邀主持或參與制定多項行業標準。公司是江北地區最大的色母粒生產企業,經過多年的技術積累與市場開拓,公司色母粒產品工藝、技術不斷改進,市場競爭力不斷提升。扭轉了海爾集團和海信集團對色母粒產品的進口依賴局面。
2022年上半年,國際環境更加嚴峻復雜,2月底以來“俄烏危機”不斷發酵升級,對全球政治、經貿、能源、金融等帶來巨大沖擊。在大宗商品市場上,石油和天然氣價格分別累計上漲了超過50%和60%,創下自2009年以來原油價格最大的上半年漲幅。另一方面,國內疫情防控難度加大,3月以來疫情在吉林、廣東、上海、北京等多地散發,疫情管控措施不斷出臺、升級。本輪疫情持續時間長、影響大,對經濟供需兩端造成較大沖擊,尤其是上海疫情給全國乃至全球產業鏈帶來沖擊。受上述因素影響,今年上半年化工產品價格高位運行,但隨著國內汽車、家電等市場均在疫情反復中增速有所放緩,終端消費不振,又反向制約化工新材料行業的景氣度。從長期看公司所處的新材料行業,在新能源材料、輕量化材料等領域受國家政策支持,持續放量、市場消費需求旺盛。面對上半年復雜的國際環境和國內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等三重壓力,且隨著家電業增速放緩,消費承壓明顯態勢下,公司瞄準新能源、新材料賽道繼續發力,布局“雙碳政策”相關的產業,加快項目建設,積極開拓海外市場,同時提升技術創新能力,加強成本管控,營業收入實現了持續增長,為未來持續穩健增長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從業務板塊來看,彈性體業務板塊營收增幅最大,色母粒業務板塊營收下滑明顯。
報告期內,公司彈性體業務板塊實現營業收入23,778.71萬元,同比增長28.57%。
報告期內,公司改性塑料業務板塊實現營業收入171,463.28萬元,同比增長12.45%。
報告期內,公司色母粒業務板塊實現營業收入11,629.40萬元,同比下降12.55%。
報告期內,公司加快建設PBAT項目,按照既定計劃穩步推進,同時積極探索上游領域,打通上游原料PBAT基材、中游改性可降解材料和下游可降解包裝制品全產業鏈條,實現了從源頭到制品一體化布局。公司繼續夯實改性可降解材料的研發和銷售,保持技術的領先優勢。開發了可降解高熔體強度PBAT和PLA,加快生物降解地膜改性料市場推廣和銷售。生物可降解改性PBAT材料獲得了歐洲DIN證書、美國BPI和澳洲ABA證書,獲GRS全球回收標準認可資質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