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乘聯會發布了6月乘用車產銷數據。該數據顯示,狹義乘用車6月產量為150.3萬輛,同比下滑13.9%;狹義乘用車6月零售銷量為157.5萬輛,同比下滑5.1%;狹義乘用車6月批發銷量為153.1萬輛,同比下滑10.2%。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指出,從6月狹義乘用車零售和批發銷量來看,乘用車市場呈現出終端火爆、廠商供給相對不足的狀態。“6月狹義乘用車零售銷量整體好于批發量,且這一表現好于預期,主要得益于自主品牌表現相對優秀,新能源車產品起到了拉動作用。”
狹義乘用車6月批發銷量為153.1萬輛,環比5月下降4.9%,同比下降10.2%,較2019年6月下降9%。今年1-6月,國內乘用車批發銷量為981.7萬輛,同比增長28%,較2019年同期減少10萬輛。
6月批發銷量的下滑與產量下降有直接關系,近期受芯片短缺影響,各大廠商均過起了緊日子,以靈活措施穩定產銷。另外,隨著批發銷量減少,廠商庫存也在持續下降。乘聯會提供的數據顯示,6月末廠商庫存環比減少2萬輛,渠道庫存環比減少16萬輛;今年1-6月,廠商庫存減少23萬輛,去庫存幅度創歷年同期新高。
對于7月全國乘用車的預期,乘聯會指出,由于天氣炎熱和廠商高溫假等因素影響,首購和換購用戶在7月均不會出現較大的購車熱情,所以7月歷年來都是一年中的銷量低谷,而在缺芯的大環境下,今年7月的車市仍將延續歷年同期的低谷狀態。
總體來說,今年上半年的車市是以去庫存為主,下半年將出現補庫存的趨勢,與此同時,乘聯會預測芯片短缺問題有望在三季度得到緩解,乘用車市場批發銷量有望從8月開始強勢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