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14日,在福建惠安召開的2024年中國炭黑展望會上,與會的業內專家學者普遍認為,經過70多年的發展,我國炭黑工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目前產能和產量均居世界第一,行業在節能和碳減排方面也取得了顯著成績,中國炭黑正在逐步向世界強國邁進。
原中橡集團炭黑工業研究設計院院長兼黨委書記、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范汝新,在會上作《中國炭黑工業的“雙碳”目標與綠色發展》主題演講時指出,我國炭黑行業伴隨新工藝炭黑的開發,成長為世界炭黑大國,節能和碳減排成效卓著。2023年和基期2005年相比,節能率為25%,節能量為403萬噸標煤;CO?減排率為44%,二氧化碳減排量820萬噸。在2005~2023年期間,我國炭黑行業在節能和CO?減排方面進展顯著。以2005年基期以來油耗和CO?減排數據來看,2013年開始,我國炭黑工業單位產品油耗穩定在1.6t原料油/t炭黑的水平,由于采用的原料油BMCI較高,熱值低于國外主要用油FCC,一次能耗相對較低;加上我國炭黑工業尾氣利用較早,普及面廣,二次能耗也較低。標志著我國主要炭黑企業的單位炭黑產品綜合能耗和CO?排放指標優于國外企業水平。
中國橡膠工業協會炭黑分會理事長、江西黑貓炭黑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毅指出,近年來,我國炭黑的生產工藝與設備不斷創新,生產裝備技術水平持續提升,部分技術設備已實現出口,如單爐產能可達4萬-5萬噸/年,成功運用焦爐煤氣和煤層氣作為反應爐燃料等;生產節能減排、資源綜合利用成果顯著,廣泛采用炭黑尾氣綜合利用裝置,尾氣粉塵降至18mg/m3以下,實現炭黑污水零排放。同時,炭黑行業的管理水平亦在逐步提升。
談到行業面臨新形勢下的挑戰與機遇,范汝新指出,在環境保護和“雙碳”目標加速推進的新形勢下,面對行業現在每年1030萬噸CO?排放和1030萬油消耗,而單位成品油耗和碳排放處于瓶頸期的局面,傳統增長模式已經受到嚴峻挑戰。為此,我國炭黑生產技術的開發不能集中在對傳統工藝的完善上,必須加大基礎理論的研究力度,加快自主知識產權技術的產業化進程,以新質生產力為導向,應用具有潛力的現代技術進步帶動自身的發展,走出符合國情的綠色低碳發展的炭黑強國之路。
范汝新介紹說,我國炭黑行業自1980-1990年新工藝炭黑反應爐的自主研發成功和推廣應用,顯著降低了原料油消耗。以N330的平均單位產品油耗為例,1990年比1977年油耗降低率13.8%,碳減排率22.1%;1990-2000年通過以萬噸級新工藝炭黑濕法造粒裝置為主要內容的大型化技術改造,N330炭黑的平均單位產品油耗降低18.8%,碳減排率33.3%。進入新世紀以來,炭黑技術創新發展迅速,油爐法炭黑工藝和設備不斷改進。在裝置大型化,提高設備運轉率,降低原料油消耗,余熱和尾氣充分利用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2020年比2000年,炭黑的單位產品油耗降低22.9%,碳減排49.4%。同時,表明炭黑工業近40年節能和碳減排取得了歷史性進展,為行業實現“雙碳“目標打下良好基礎。
范汝新指出,我國炭黑行業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4個節點是2030年碳排放達峰,2030年起碳排放總量穩步下降,2035年起碳排放有較大幅度下降,2060年前炭黑行業將深度脫碳。
范汝新認為,要實現路線圖目標,行業必須做好4方面工作,一是關注政策法規體制建設和綠色金融政策。成立碳排放管理部門,摸清碳排放家底和減排潛力,推動碳足跡核算認證,制定統計及考核體系,提升碳足跡管理能力和水平;研究碳資產管理和碳市場運行機制,為企業進入碳交易市場運行提供支撐;研究綠色金融政策,與金融聯手推進綠色信貸、債券、控制高碳資產投資,降低投入成本,促進行業的綠色低碳發展轉型。
二是調整產業結構,優化產品布局,驅動行業創新升級。推進炭黑行業并購聯合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化解過剩產能,提升行業運轉率水平;調整炭黑行業的企業結構,鼓勵炭黑與焦化、煉化、輪胎、回收炭黑和白炭黑構成聯產企業基于炭黑全生命周期理念開展生態產品設計,開發高性能可循環的綠色炭黑產品、綠色輪胎用炭黑新品種和特種炭黑新材料。
三是革新工藝,再造行業,引領低碳發展。應用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通用技術,以數字技術、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等途徑引領炭黑行業產業發展和變革。調整能源及原料結構,提高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比例,替代化石能源;拓展石油類油品應用,進一步研究煤焦油系油品生產優質炭黑技術;開發有潛力的現代炭黑制造技術,以新裂解能、非碳材料、回收材料及尾氣脫碳技術為抓手。拓展橡膠補強材料領域和專用材料領域,引領新型低碳發展。
四是協同炭黑行業及區域合作,共同打造低碳經濟圈。打造循環經濟產業鏈和低碳經濟圈,橫向擴展新型碳納米材料、專用炭黑新材料,縱向延伸炭黑上下游產業鏈,增加生態碳匯的開發;加強碳交易領域國際合作,炭黑行業要以中國在世界炭黑中的自主地位(產量與出口大國,生產原料自給,自主知識產權),實現低成本、高效率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目標。
范汝新表示,綠色低碳發展已經成為世界發展的主流,世界各國制定了一系列減碳法規,歐美等發達國家走在世界前列,中國一直在加快提升減碳節能的管理水平。有關的政策法規是在政府綜合治理的前提下,引入市場機制,讓減排者得益,超排者受限,以達到控制氣候變暖,實現綠色低碳發展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