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據央廣網消息,汽車零部件產業是寧國市首位產業,已成為全省三大生產基地之一,成功獲批“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經過40余年發展,現已集聚汽車零部件企業400余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08家,規上工業總產值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35%以上,稅收占全市稅收的20%以上。
立足特色優勢,著力打造首位產業。圍繞產業集聚集群發展規劃,推進建設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壯大汽車零部件產業隊伍,并以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發展為主線,以提升產業集聚集群水平為抓手,以“大產業、大企業、大項目”為支點,加快推進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構建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打造中國汽車零部件制造基地。同時,依托中鼎、亞新科、保隆等龍頭企業帶動引領,打造了一批國際領先、國內一流的行業領軍企業。
目前,中鼎密封件、亞新科、桑尼泰克等20余家企業與省內奇瑞、江淮、吉利等主機廠建立配套合作關系,特別是中鼎集團產品進入奔馳、寶馬等國際國內知名整車企業直接配套范圍,亞新科公司自主研發的無飛邊皮碗產品實現亞洲第一家、全球第二家批量生產,保隆公司產品暢銷北美、歐洲、澳大利亞東南亞等76個國家和地區,排氣管產銷規模居全球行業內前三。在此基礎上,打造“龍頭企業引領、骨干企業跟進、關聯企業配套”產業梯隊,形成以中鼎、亞新科等企業為代表的汽車橡塑產品系列,以保隆等企業為代表的汽車排氣系統管件、車輪配件及車身結構件系列,以桑尼泰克等企業為代表的沖壓件、注塑件系列,以東波緊固件等企業為代表的擋圈、卡環緊固件系列,以金鑫、寶銀等企業為代表的汽車發動機電機系列。
建強產業鏈條,提升核心競爭優勢。以高端市場需求為牽引,以整機配套為導向,推動發動機、底盤、車身附件、充電產品、汽車電子、新能源汽車及零配件等產品發展,加快滿足下游行業對產品極端尺寸、集成化、精細化、綠色化、智能化等方面要求,其中,重點發展汽車發動機變速箱動力總成系統、發動機管理系統、主動或被動安全系統所需的橡塑密封件和減震件,鼓勵在工程機械、現代農業裝備、石油化工、核電、風電、高鐵、航空等新興產業領域延伸產業鏈,發展高精尖、高附加值產品。在此基礎上,采用先進技術和標準,推動汽車零部件行業產品質量整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并落實認證認可制度,支持企業取得貿易伙伴國的各類國際認證,完善檢驗檢測體系,推動檢驗檢測公共服務平臺優化整合,建立健全汽車零部件及關聯產品的追溯體系。
此外,引導支持中小企業技術改造,重點提高產品研發和成果轉化能力,并加大與科研院所合作,走產學研合作之路,設立研發中心,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產品,其中,中鼎密封件被認定“省特種橡膠材料及制品創新中心”牽頭單位,設有國內同行業中唯一的“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全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堅持協同發展,擴大交流合作成果。對照國家、省市重點支持的“三重一創”、特色小鎮、PPP模式等,謀劃一批牽動性強、發展后勁足、繳稅比例高的項目,包括中德智造小鎮、中達汽車、工程機械及通用機械用精密零部件生產線、吉利科技集團產業園等牽動性項目,同時圍繞汽車零部件產業,緊盯建鏈補鏈型和無中生有型項目進行招引,著重在優化布局、拉長鏈條、轉型升級上下功夫,招引一批大項目、好項目落戶。
積極搭建交流平臺,2020年、2021年連續兩年成功舉辦安徽汽車及零部件產需對接會,進一步拓展寧國汽車零部件產業市場,提升產業鏈供應鏈水平,加強汽車零部件企業與整車產業創新協同合作,特別是2021年產需對接會,吸引江淮、奇瑞、漢馬科技、陽光電源、晟泰克等100多家省內外整車及零部件企業參加,會上整車企業與汽車零部件企業簽訂2.88億元產品供需合同,成功簽約總額63.5億元、6個重大項目。
在此基礎上,發揮公用型保稅倉庫功能作用,利用特殊監管區域有利條件,加大承接長三角地區產業轉移,提升國家級經濟開發區和中德國際合作產業園區的對外開放水平;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并舉,立足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加快推進國際產業合作;鼓勵省級品牌參加境外展示,推動品牌產品走向世界;鼓勵企業開展商標和專利境外注冊,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和打擊假冒偽劣工作力度;主動對接海外國家級國際營銷公共平臺,提升企業品牌產品營銷能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