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6月5日消息,雙錢集團(江蘇)輪胎有限公司的壓出工區鋼絲壓延班組榮獲“江蘇省工人先鋒號”稱號。這個班組通過持續降本增效的努力,成功為企業節約了超過20萬元的成本。
這家總投資高達25億元的輪胎制造工廠,擁有1800余名職工,每日能夠生產出3萬余米的鋼絲簾布。這里主要生產的“雙錢”和“回力”兩大品牌的全鋼絲載重子午線輪胎,以及“雙錢”品牌的全鋼絲子午線工程輪胎,年產量高達330萬套載重輪胎和5萬套工程輪胎。壓出工區作為生產線的重要環節,其高效運轉對于整個生產流程至關重要。
據炭黑產業網了解,壓出工區鋼絲壓延班組是公司的核心班組之一,承擔著關鍵的生產任務。該班組共有32名成員,分為三個小班,他們秉承著“團隊協作、無私奉獻”的精神,積極開展各類技能活動,如“苦練內功”、“崗位練兵”、“勞動保護”等,形成了積極向上的工作氛圍。正是這種團隊精神和不懈努力,使得班組在降本增效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為企業節約了可觀的成本。
壓出工區主任楊鳴鋒,用一個生動的比喻解釋了輪胎的生產過程:“一只輪胎的誕生,就像是蒸包子的過程。”他解釋說,混煉相當于“和面”,壓延和裁斷則相當于“搟面”等準備工作,成型工序是把“面”和“餡兒”包在一起,而硫化工序則相當于“下籠蒸”。最后,通過檢查輪胎的“品相”,這“包子”就可以上桌了。這個比喻形象地展示了輪胎生產的各個環節,也突顯了壓出工區在生產過程中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