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據涂料經消息,近日,廣東省科技廳官網公示了2022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受理項目。今年共受理包括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青年科技創新獎、科技成果推廣獎等五大類共1405項科技成果,報獎數量再創新高。
其中,由華南農業大學楊卓鴻教授課題組聯合廣東美涂士建材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完成的“植物油脂綠色轉化關鍵技術及高值化應用”項目,經廣東省材料研究學會提名,沖刺2022年度廣東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該項目的主要完成單位還包括:廣東藍洋科技有限公司、廣東博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合眾(佛山)化工有限公司、湖南松井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廣州佐晟化妝品有限公司、大禹九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包括:楊卓鴻、袁騰、周偉建、龐來興、胡洋、肖亞亮、康倫國、楚狀狀、葉慶忠、伍松、王錄吉、黃家健、李志云、李小平、符傳杰。

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和國際競爭形勢加劇,能源和環境問題已嚴重威脅到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尤其阻礙源自化石原料的化工產業的轉型升級。為實現我國“雙碳”戰略目標和確保能源安全,開展可再生生物質資源的綠色轉化、應用并建立相應的化工產業體系,是我國實現綠色、低碳排放目標的重要舉措。源于油桐樹、蓖麻、亞麻、大豆等油脂植物的植物油脂,具有易再生、來源廣、產量高、價格低等特點,是我國重要的傳統農林經濟作物產品,其分子結構上具有酯基、雙鍵或羥基等活性官能團,理論上可以直接聚合為樹脂或轉化為高活性聚合單體。因此植物油脂具備構建高分子材料體系的結構基礎,是大規模取代傳統石化類單體和聚合物的理想替代資源。但植物油脂雙鍵空間位阻較大、官能團低反應活性、傳統化學改造手段效率低下、高值化應用瓶頸等科學技術問題對其高值化、資源化利用造成很大的限制。
針對以上問題,華南農業大學楊卓鴻教授課題組聯合多家高新技術企業進行了多年的技術攻關。該團隊從植物油綠色化學轉化規律及控制機制、植物油衍生物聚合反應機理著手,開展了基于紫外光催化和點擊化學等新型反應手段的植物油脂綠色轉化及高值化應用關鍵技術研究。闡明了桐油紫外光化學反應機制,構建了桐油及其衍生物 UV 化學反應體系,首創了以桐油基漆酚類似物構建的光固化涂料,開發了基于植物油雙鍵點擊和聚合的精細化學品。攻克了蓖麻油制備聚氨酯、亞麻油丙烯酰化和酯交換、大豆油多官能團化等關鍵技術,突破了上述科學問題和技術瓶頸,研發了替代化石原料的系列植物油基活性單體和樹脂,并進行技術集成創新,開發了聚氨酯改性桐油 UV 固化樹脂、蓖麻油基光固化甲油膠、亞麻油基水性醇酸樹脂、環氧大豆油丙烯酸樹脂等新產品。通過以上技術高效地實現植物油在UV固化涂料、油墨、膠粘劑、助劑等領域中的綠色高值化利用,所有產品經權威機構檢測均達到相應的企業、行業和國家標準,顯著提高了行業水平。
據介紹,該研究成果整體自主創新程度高,屬于完全自主創新,項目研究始于2010年1月,完成于2022年5月,時間跨度長達12年。該項目共完成國家及省市級項目11項,獲國家授權專利115件、中國專利優秀獎2項、廣東專利優秀獎1項,制定標準16項,發表論文75篇。該項目孵化國家高新技術企業5家、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1家,培養國家級人才2名,培育院士工作站2個及省級研發平臺5個。經廣東省材料研究學會組織科技成果評價,成果評價專家一致評定該項目整體水平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據了解,核心技術成果在紫外光固化行業體系(含油墨、木器涂料、甲油膠、膠粘劑)及水性涂料體系(含木器涂料、建筑涂料、防水涂料)實現了產業化,已成功在國內多家涂料、油墨等生產企業實施應用,企業分布全面涵蓋珠三角、長三角及華南地區,其中15家核心應用企業在2019-2021年度實現經濟效益99.81億元,利潤16.77億元。該技術拓展植物油脂應用領域和提高其附加值,顯著減少碳排放和有機污染物排放,推動我國涂料、油墨等行業向清潔型、高新技術方向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