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據南方plus客戶端消息,在廣州知識城,廣州航空輪胎大科學中心項目的兩個巨大輪胎形建筑總會吸引來往人們的注意,這是全球第二個、全國首個航空輪胎實驗研發中心。
航空輪胎承載著在航空工業騰飛的重要使命,該項目立足解決我國在航空輪胎高性能橡膠材料、航空輪胎設計制造等方面存在的發展難題。

廣州航空輪胎大科學中心項目現場
裝飾承建方中建深圳裝飾有限公司現場負責人介紹,項目時間緊、難度大,通過應用BIM(建筑信息模型)、裝配式施工等先進施工工藝,最終僅用半年時間完成約500噸鋼桁架體系及2萬平方米異形雙層幕墻設計與施工。
應用BIM技術減少材料損耗近一半
航空輪胎動力學大科學裝置造型為兩個巨大的輪胎,豎向輪胎高度為52米,水平方向輪胎高度為23.45米,直徑為90米,項目以橫豎輪胎相交的雙輪胎,塑造“雙驅動”造型獨特的建筑造型,這給裝飾承建方中建深圳裝飾有限公司的幕墻設計、施工帶來極大難度。
“這個任務概括而言就是急、特、難?!钡谝淮巫鲰椖拷浝淼膹堄骶陀錾稀坝补穷^”,為盡快讓項目投入使用,留給幕墻施工的工期不足180天,并且項目的施工技術和施工難度超過以往。
一方面,項目整體施工作業面狹小,靠過去的人海戰術難以奏效,項目部采用BIM可視化。
項目設計師劉輝介紹說:“過去對于如此復雜的異形建筑,幕墻設計師主要靠經驗判斷,建筑設計的復雜性會不可避免地帶來施工損耗和進度滯后?!?/p>
而BIM技術則是量體裁衣,項目技術總工王興華介紹:“航空輪胎大科學裝置主體結構為鋼結構,在鋼結構與幕墻體系之間設計了一道鋼網殼體系,為有效解決異形造型帶來的復雜幕墻系統,在鋼網架的深化下料過程中應用BIM建模分析,解決了桿件與主體結構碰撞鏈接問題,提高整體鋼結構的加工精度。”
通過BIM的可視化,設計人員有效解決了異形幕墻的交接位置收口處理,提高了下料的準確性,同時方便現場管理。初步統計,采用BIM技術減少約50%的材料損耗,提高生產加工效率約20%,提高現場安裝效率約15%。
裝配式施工確保整體安裝精度
另一個難題是安裝精度。與高精尖的大科學裝置相對應的是毫米級的安裝精度要求,施工難度集中在鋼網殼體施工安裝環節。
起初項目管理團隊面對這個特殊項目也犯難,因為施工技術與質量標準要求極高,常規施工方法和工藝難以保證。
為保證整個鋼網殼體吊裝分毫不差,項目團隊決定采用裝配式施工模式,就像搭積木一樣蓋房子。讓所有龍骨均在地面集中加工組裝成榀,再現場檢測變形度,在地面直接解決鋼材焊接變形問題,保證整體安裝精度。
在鋼網殼體安裝過程中,8663個構件組合成的空間幾何體及近千塊連接板的左右、上下距離誤差不能超過1.5毫米,最終通過整體吊裝的裝配式施工做法,節省了項目施工工期50天。
最終,承建方中建深圳裝飾僅用半年時間完成了中心項目約500噸鋼桁架體系及2萬平方米異形雙層幕墻設計與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