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據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消息,邁入工業4.0時代,在“智改數轉”的新賽道上,傳統制造業將如何重塑核心競爭力?工廠數據自動采集,設備實時監控,建立工藝、設備大數據分析平臺……在青島軟控機電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軟控”)的橡膠輪胎裝備制造智能工廠,一個高效生產、科學決策的智能工廠整體解決方案映入眼簾。2022《工業互聯網小幀探》第一季第六期將聚焦橡膠行業智能制造,見證產業轉型升級所迸發出的“數字活力”。
全業務鏈條實現數據互聯互通
走進位于膠州的軟控橡膠輪胎裝備制造智能工廠,全鋼、半鋼、工程胎等成型機正在有序生產,焊接、機加、熱處理等車間的所有零部件信息都會通過MES(生產信息化管理)系統自動錄入,由此加快生產計劃執行狀況的反饋速度。
“系統會針對每一個加工的零件建立單獨的質量跟蹤記錄,將所有跟該零件相關的質量控制數據集中保存,隨時都可以查詢,從而實現產品全生命周期跟蹤。”軟控制造中心生產信息化項目負責人張寒介紹,工廠的實時數據報表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工廠每月會生成上萬條生產數據,以前需要3-4人耗時10天左右進行人工錄入,但現在通過系統自動掃碼上傳,月底只需要1分鐘即可導出?!?/p>

通過工廠信息系統的交互融合,軟控智能工廠也實現了產品研發、生產、供銷及售后的全面協同?!斑@是一臺轎車輪胎成型機,大概有6萬多個零件。以前設計一個訂單需要3個人耗費3天時間,而現在1個人只需要1小時就能完成。”軟控輪胎成型機研發高級工程師侯東云告訴記者,通過模塊化的設計方法,智能工廠已從訂單式研發轉變為配置式研發。

生產效率較傳統工廠提升超30%
多年來,軟控聚焦橡膠輪胎智能制造優化升級和大數據利用,以全流程橡膠輪胎裝備為載體,融入智能控制、智能交互、整廠數據管理,形成了一套高效生產、科學決策的智能工廠整體解決方案,生產效率比傳統工廠提高30%以上。
走進軟控的遠程調試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們正在為客戶提供7x24小時遠程指導、故障運維等服務。軟控研究院副院長劉云成介紹,該項服務融合了產品模塊化、網絡通信等技術,相較于傳統服務模式,可實現客戶“零等待”,服務響應及時率100%。

深入推進智能化、信息化、集成化數字改造,軟控走出了一條傳統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未來,軟控將繼續發揮企業的創新資源優勢,深入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裝備制造技術融合應用,大力推動橡膠輪胎產業智能化轉型升級,為中國橡膠工業站上世界新高度貢獻更多“軟控”力量。(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文/劉琴 視頻/尹亞煒 劉琴 趙文源)
相關鏈接
“四新”領航,微觀視角呈現青島工業互聯網能級躍升之路
“四新”助推,青島的工業互聯網已進入產業深耕、賦能發展的新階段。這一雙鏈接工業生產設備、人與數據的“數字化之手”,正催生出源源不斷的創新融合應用,推動智能制造向更深層次、更廣領域持續進階。
2021年,在青島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支持與指導下,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聚合報網端微優勢資源,聯合推出輕量級原創視頻欄目《工業互聯網小幀探》,探訪青島數智轉型標桿企業,三季節目的全網瀏覽量達2000萬余次。
今年9月,2022《工業互聯網小幀探》攜虛擬IP形象“小幀探”升級亮相,聚焦工業互聯網平臺、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自動化生產線,以及青島市5G“十佳場景示范”項目和人工智能“十佳場景示范”項目,以微觀視角生動呈現青島工業互聯能級躍升之路,推動“工賦青島”行動持續走深向實。
(原標題:生產效率提升超30%!這家智能工廠為橡膠輪胎裝備制造注入“數字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