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2月14日消息,在山東長路虹輪胎有限公司的成型車間,全自動化輪胎成型機正全力運轉,一條條新能源汽車輪胎經過多道精密工序后新鮮出爐。這些輪胎能適應各種路況和季節,日產量高達2.3萬余條。目前,工人們正緊鑼密鼓地趕制來自烏茲別克斯坦和比利時的訂單,副總經理張建菊介紹了這一情況。
山東長路虹輪胎有限公司作為行業內的佼佼者,專注于高性能半鋼子午線輪胎、全鋼子午線輪胎、全鋼工程機械輪胎以及農用機械輪胎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配備有年產600萬套高性能半鋼子午線輪胎的生產線,年產值高達10億元,產品遠銷歐洲、中東、中亞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深受市場青睞。
張建菊透露,公司在大年初四便已復工,僅今年第一個月就出口了39萬條輪胎,目前訂單量充足,生產線滿負荷運轉。她特別提到,海關新政的出臺為公司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好,降低了經營成本,增強了生產信心。
據炭黑產業網了解,張建菊所指的海關新政,是2023年底商務部等10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提升加工貿易發展水平的意見》中的一項具體措施,即暫停對加工貿易限制類商品采取擔保管理措施至2025年。這一政策對塑料加工、輪胎制造等行業來說,無疑是一大利好。長路虹輪胎作為加工貿易企業,其輪胎生產所需的天然橡膠大多從東南亞進口。按照以往政策,公司需繳納限制類保證金,但今年海關為公司免繳了1200萬元的保證金,既節省了資金,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為確保政策落到實處,臨沂海關采取了“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廣泛開展政策宣貫解讀,并全面推行“網上辦+零跑腿”模式,優化加工貿易手冊設立、變更、核銷等作業流程,實現手續辦理“零等待”。臨沂海關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繼續引導企業用好用足各項政策,助力企業降本增效,推動出口貿易高質量發展。
加工貿易作為聯結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貿易方式,對鞏固提升我國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地位具有重要意義。張建菊表示,去年公司生產、銷售各類輪胎645萬條,其中加工貿易方式出口6.4億元,同比增長57.9%。今年公司計劃改擴建生產車間并新增智能化硫化機等設備,預計投資6500多萬元,力爭實現輪胎產量和銷售額雙增長10%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