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6月3日消息,近日,全球海運費率的持續攀升對韓國三大輪胎制造商構成了顯著的壓力。這些企業,其業務結構以出口為主導,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在紅海和中東地區的持續,使得全球貨運指數呈現出不穩定的態勢,這無疑加劇了輪胎制造商們的緊張情緒。
作為全球集裝箱運價的關鍵指標,上海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近期出現了顯著上漲,自2022年9月以來首次突破2700點,這一變化直接影響了依賴國際貨運的韓國輪胎產業。運費成本的上升,不僅壓縮了企業的利潤空間,也對它們的國際競爭力構成了威脅。
據炭黑產業網了解,韓國兩大輪胎巨頭耐克森和錦湖輪胎的財務報告顯示,運費支出均出現了顯著增長。耐克森今年第一季度的運費支出達到了637億韓元,同比增長了16%。同樣,錦湖輪胎的運費也上漲了3%,漲至775億韓元。這一額外的成本負擔對于這些輪胎制造商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特別是在外部風險尚不明朗的情況下。
韓國輪胎制造商的大部分收入來源于海外市場,這使得他們對海運成本的波動特別敏感。例如,錦湖輪胎公布的第一季度銷售額中,超過60%來自于海外市場。因此,運費的持續增長不僅影響了企業的盈利能力,還可能阻礙其進一步的市場拓展。
一位韓國輪胎公司的官員表示,盡管第一季度由于優質和高利潤輪胎的銷量增加,公司實現了強勁的盈利,但地緣政治風險和貨運的不確定性可能會對未來的增長勢頭造成影響。他還指出,輪胎公司通常每年或每兩年簽訂一次貨運合同,因此最近的費率飆升可能不會立即構成直接威脅,但如果這種不確定性持續存在,將對輪胎制造商的整體盈利能力產生長遠影響。
韓國海洋商業公司(KOBC)也對上海集裝箱運價指數的急劇上升表示了擔憂。在其最近發布的一份報告中指出,今年前四個月,該指數的上升速度和幅度都異常迅猛,這引發了人們對海運費率可能進入負周期、集裝箱船運量大幅下降的擔憂。這種情況對于高度依賴出口的韓國輪胎產業來說,無疑是一個需要密切關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