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3月7日消息,青島科技大學在合成橡膠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其承擔的“耐苛刻使役環境的合成橡膠制備技術及其產業化”項目中的兩項關鍵課題——“1,2-間同聚丁二烯橡膠制備關鍵技術和應用研究”和“反式丁戊橡膠制備關鍵技術和應用研究”均取得了顯著成果。這些成果已在《復合材料》、《高分子》等國際知名學術期刊上發表。
我國合成橡膠行業長期以來面臨著膠種單一、缺乏高端及原創性產品的困境,一直處于追趕和模仿國外產品的狀態。而青島科技大學的這一項目,聚焦于創新催化體系,開發出能在苛刻使役環境下保持穩定性的合成橡膠,及其綠色高效的制備技術。這將為高性能輪胎、輸送帶和減振件等制品的生產提供有力支持。
據炭黑產業網了解,負責“1,2-間同聚丁二烯”課題的張春雨教授團隊,提出了采用Fe系催化劑和Nd/Fe雙催化劑體系來制備這種新型橡膠的解決方案。他們通過高溫絕熱聚合技術和雙金屬催化劑體系序貫聚合技術等關鍵技術,成功地在催化劑結構設計、聚合物熔點和分子量調節等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此外,他們還在缺氣保用輪胎配方優化方面取得了突破。
另一方面,負責“反式丁戊橡膠”課題的賀愛華教授團隊也取得了顯著成果。他們致力于實現高轉化率、高粘度的橡膠本體聚合,以及工業示范裝置的建設和運行。通過不斷調整設計方案和實驗配方,他們成功開發出新型高效的催化劑,使催化活性提高了近4倍。同時,他們還設計制備了具有不同分子鏈序列結構和結晶度的反式丁戊橡膠,并發現了具有優異高溫服役性能的橡膠復合材料結構。賀愛華團隊還自主設計建成了全球首套千噸級反式丁戊橡膠工業中試裝置,并實現了裝置的穩定生產。這為未來合成橡膠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賀愛華教授表示:“我們團隊對高鐵發動機部位耐高溫橡膠關節進行了試制及應用評價。在70℃的復雜工況下,由反式丁戊橡膠制備的耐高溫橡膠關節的疲勞壽命提高了1倍以上。這一成果將有望為高鐵等交通工具的安全性和舒適性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