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據觀察者網消息,號稱“全國銷售規模最大的輪胎制造企業之一”的中策橡膠正在主板IPO。
需要指出的是,中策橡膠2021年營業收入雖然同比增長8.28%,達到了306.01億元,但其凈利潤卻同比下降30.74%。2022年上半年,中策橡膠則在主營業務收入僅同比增長0.03%的情況下,毛利率卻似乎有所下降。
另外,中策橡膠不但受到眾多行政處罰,而且其第一大供應商有點“怪怪”的。
增收卻降利
中策橡膠主要從事全鋼胎、半鋼胎、斜交胎和車胎等輪胎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并且,中策橡膠在申報稿中表示,公司是全國銷售規模最大的輪胎制造企業之一,近年來位列美國《輪胎商業》雜志評選的全球輪胎制造企業前十強。
2019年至2021年以及2022年上半年(下稱“報告期”),中策橡膠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75.07億元、282.62億元、306.01億元、152.15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4.38億元、20.01億元、13.86億元、5.76億元。
其中2021年,中策橡膠出現了增收卻降利的現象。主要原因之一為,中策橡膠2021年毛利率為16.19%,相較2020年下降3.34個百分點,毛利額足足減少了5.66億元。
對此,中策橡膠在申報稿中表示,原因包括原材料價格上漲導致的單位成本上升,且公司價格調整未能完全覆蓋單位成本增加的影響。

毛利率摘要,數據來源:申報稿
另外,中策橡膠2022年上半年毛利率為15.69%,雖然因為數據缺失不好進行同比。不過,這個數額還是低于中策橡膠2021年16.19%的毛利率,可能為同比下降。這就導致,中策橡膠2022年上半年主營業務收入僅同比增長0.03%的情況下,凈利潤可能為同比下降。
從同行業來看,中策橡膠在申報稿列舉了9家同行業可比公司,它們分別是風神股份、森麒麟、賽輪輪胎、貴州輪胎、三角輪胎、通用股份、S*ST佳通、玲瓏輪胎、青島雙星。這9家同行業可比公司在2021年歸母凈利潤均同比下降,且跌幅的中位數為64.48%。
2022年前三季度,這9家同行業可比公司雖有4家同比增長,但除了扭虧為盈風神股份外,同比最高增幅也才15.56%。另外5家同比下降公司跌幅的中位數為40.95%,似乎并沒有完全好轉。
2022年全年業績預告來看,部分同行業可比公司并不樂觀。比如玲瓏輪胎在公告中表示,預計2022年歸母凈利潤減少5.1億元到5.5億元,同比減少65%到70%。業績預減的主要原因包括,主要原材料價格上漲影響。2022年,公司受原材料價格波動影響較大,合成橡膠、炭黑等主要原材料價格上漲較大,使得輪胎生產成本升高,毛利率水平下降;配套方面需求下滑,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數據,2022年1-12月,商用車產銷量分別完成318.5萬輛和330萬輛,同比分別下降31.9%和31.2%,其中中重卡產銷量分別完成72.34萬輛和76.76萬輛,同比分別下降50.68%和51.23%。由于公司全鋼配套占比較高,受商用車產銷量下滑影響較大;替換市場需求下滑,受疫情管控影響,出行及物流運輸都受到影響,加之海運費的巨幅震蕩影響海外客戶發貨,市場需求進一步減少,嚴重影響了替換市場;受疫情反復影響,公司下屬子公司也不同程度的停產,且員工出勤率下滑,總體產能發揮受限。
那么,在此背景下,中策橡膠2022年業績會如何?

同行業可比公司摘要,數據來源:東方財富
罰、罰、罰……
合法合規方面,中策橡膠及控股子公司在報告期內受到了眾多行政處罰。
2019年5月,中策橡膠控股子公司被國家稅務總局杭州市稅務局第三稽查局罰款2.37萬元,原因是26份貸款合同未按照規定申報繳納印花稅。企查查顯示,這些貸款合同的合同金額為9.46億元;2020年7月,中策橡膠被荊州市沙市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20萬元,原因是廣告宣傳用語瑕疵;2021年4月,中策橡膠控股子公司被安吉縣應急管理局罰款22萬元,原因是發生一起機械傷害事故;2021年6月,中策橡膠被杭州市應急管理局罰款15萬元,原因是未將危險化學品儲存在專用倉庫及未按規定對安全生產條件定期進行安全評價。
初步計算,中策橡膠及控股子公司在報告期內共受到13起行政處罰。

處罰摘要,數據來源:企查查
另外,報告期前,中策橡膠及控股子公司也有不少行政處罰。比如,中策橡膠控股子公司在2018年被杭州市富陽區環境保護局罰款11萬元,原因是超標排放大氣污染物;此前2017年9月,杭州市富陽區環境保護局也對這家控股子公司進行過罰款,金額為7.5萬元,原因為擅自設置暗管排放廢水。
直接持有中策橡膠8.92%股份的股東彤程新材,其在2021年12月也因信披問題受到過上交所的監管警示。
從股權結構來看,中策橡膠實控人為仇建平和仇菲,兩人系父女關系且合計控制中策橡膠46.95%的股份。
值得一提的是,經銷模式是中策橡膠最主要的銷售模式。報告期內各期,公司經銷模式主營業務收入金額分別為218.2億元、215.63億元、238.21億元和122.56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分別為79.66%、76.61%、78.15%和80.89%。
2019年12月,74名中策橡膠的經銷商共同出資設立持股平臺杭州潮升,用于受讓杭州元信東朝、綿陽元信東朝合計持有的中策橡膠股權,共計花費3.56億元。
此次主板IPO,中策橡膠募投項目的募集資金擬投資額為70億元,發行不超過1.97億股。以此計算,中策橡膠達到目標時,每股為35.58元。考慮稀釋作用,經銷商持股平臺將增值4.52億元,增值率為126.75%。
那么,這些持股的供應商,給中策橡膠提供了多少收入?
第一大供應商有點“怪怪”
在2022年6月30日,中策橡膠還收購了知輪(杭州)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知輪科技”)。資料顯示,知輪科技由中策橡膠經銷商及部分前員工共同設立,是主要從事輪胎銷售及配套后市場服務。報告期內,向知輪科技及其子公司銷售的產品為輪胎和配件,銷售金額分別為1.6億元、2.28億元、3.15億元和1.5億元。對此,中策橡膠在申報稿中表示,知輪科技及其子公司基于其自身經營需要與發行人發生了相關交易,上述交易遵循平等、自愿、等價、有償的原則進行,交易定價按照市場價格確定,價格公允。
不過,申報稿顯示,知輪科技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凈利潤分別為-574.96萬元和-119.72萬元,均為虧損。
那么,知輪科技為何虧損,以及與中策橡膠的交易是否價格公允?

知輪科技財報摘要,數據來源:申報稿
最后,中策橡膠第一大供應商點“怪怪”。報告期內,中策橡膠第一大供應商均為百利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及其同一控制下企業,相關金額分別為9.16億元、13.98億元、12.36億元、5.62億元。
但在天眼查搜索“百利國際集團有限公司”的結果,比較接近的三家名稱均為香港公司“百利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且均已告解散。

搜索結果摘要,數據來源:天眼查
在香港公司注冊處網上查冊中心搜索“百利國際集團有限公司”,結果共有3家且均為已告解散。
那么,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么?

搜索結果,數據來源:香港公司注冊處網上查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