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據車與輪消息,美國時間2月8日,固特異公布了2022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
根據財務報告,固特異2022年第四季度凈銷售額為53.7億美元(約364.13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6%,凈收入為虧損1.04億美元(7.05億元人民幣);
2022全年銷售額為208億美元(1410.4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9%,凈收入為2.02億美元(13.7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74.2%。

對于這份業績,固特異介紹,2022年全年業績受到了第四季度的拖累。
由于四季度歐洲能源危機、通貨膨脹,這一時期輪胎需求疲軟,輪胎銷量比2021年下降1.4%,其中在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的替換輪胎量需求下降12%,但由于汽車行業的恢復,配套銷量增長了6.1%。

固特異裁員,應對2023年歐洲經濟下行
其實,固特異四季度業績差強人意,早在幾天前便發布過類似預告。1月27日固特異的消息表示,由于行業需求疲軟,2022年四季度業績不及預期,計劃在今年第一、二季度裁減約500個工作崗位。
固特異稱,裁員這一計劃,是2023年不確定的宏觀經濟和通貨膨脹下的必要應對舉措。因為受俄烏沖突持續、全球通貨膨脹、全球性經濟危機預期增強等不利因素影響,2023年全球輪胎環境大概率將延續去年四季度的低迷環境。
新華社報道,據專家分析,目前歐洲地區能源供應緊張、通脹居高不下,不斷侵蝕消費者購買力,使歐洲多國國內需求不斷收縮,德國、法國和西班牙的家庭消費都出現了大幅收縮。
數據顯示,目前許多歐盟成員國經濟仍處于接近零增長的停滯狀態,未能徹底擺脫衰退風險,前景依然黯淡。歐洲主要經濟體中,德國和意大利受能源危機影響較嚴重,其中歐洲經濟火車頭德國去年四季度GDP環比下降0.2%,經濟前景不容樂觀。
專家預計,貨幣政策收緊等將是2023年歐盟經濟面臨的主要挑戰。
米其林裁員,歐洲輪胎行業前景堪憂
在歐洲經濟不景氣大背景下,除固特異外,全球輪胎巨頭米其林實施裁員計劃。據《法蘭西西部報》消息,米其林計劃在2023年在法國削減451個工作崗位。
另外,歐洲輪胎和橡膠制造商協會(ETRMA)數據顯示,受俄烏戰爭影響,歐洲乘用車胎替換輪胎市場銷量為4993.3萬條,相比2021年下滑了13%。
除了卡客車輪胎,歐洲輪胎市場各種類輪胎銷量均出現了兩位數下滑,其中農業輪胎下滑幅度更是達到了36%,銷量僅為15900萬條。
固特異有、米其林裁員、ETRMA歐洲輪胎銷量數據下滑,似乎都預示著2023年歐洲經濟不景氣,輪胎行業前景堪憂。
多家中國輪胎企業面臨生存危機
但歐洲經濟趨勢下行,不僅對國際品牌輪胎造成了重大不利影響,對中國輪胎企業,也是一場重大災難。因為,歐洲、中東、非洲市場也是中國輪胎出口的主要銷售市場。
按照出口市場分析,1-5月我國輪胎出口215個國家和地區,其中歐盟(9.63億美元)、美國(7.27億美元)、墨西哥(3.65億美元)、沙特阿拉伯(3.16億美元)、澳大利亞(2.77億美元)、加拿大(2.53億美元)、俄羅斯(2.53億美元)、阿聯酋(2.35億美元)、英國(2.15億美元)和馬來西亞(1.74億美元)為我國輪胎行業出口排名前十市場。
而且,我國海關總署月度統計數據也顯示,自2022年8月開始,國內輪胎企業的輪胎出口數量直線下滑,不斷走低。致使2022年中國累計出口新的充氣橡膠輪胎55255萬條,數量同比減少6.6%。
我國是輪胎消費和出口大國,輪胎產量約占世界總產量的三分之一,生產的一半以上輪胎都需要出口到海外,國內很多輪胎企業都主打外貿,尤其是輪胎企業眾多的山東,大部分輪胎均賣到了海外。因此今年對于主要出口的輪胎企業來說,今年海外銷售市場受阻。
總結
去年,出口是國內眾多輪胎廠的一大支撐,但今年,全球經濟增速緩慢,歐美國家通貨膨脹嚴重,輪胎出口情況或難改善,而將外貿作為主要業務的輪胎企業,或面臨生存壓力。
但幸運的是,今年國內疫情實施開放政策,各行業迎來短暫爆發,輪胎內銷將成為企業的一大增長引擎。
并且小邦預計,未來幾年內,歐美經濟形勢也難言樂觀,因此國內輪胎企業可以集中精力開發國內、非洲、中東、東南亞等空白市場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