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據輪胎商業消息,印度輪胎制造商將同比增長與商品成本下降、國內增長聯系起來與很多地區輪胎制造商的銷售業績不同,2022年第四季度(印度2022財年第三季度),印度輪胎制造商的輪胎業務可謂“碩果累累”。
CEAT輪胎銷售額暴漲
CEAT輪胎報告稱,其第三財季(2022年10月-12月)收益(EBITDA)同比增長62%,達到23.14億盧比(1.93億人民幣),合并銷售額為27.27億盧比(2.27億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13%。

不過與其7-9月的銷售收入相比,CEAT在2022年最后3個月的銷售收入下降了5.8%,而連續的盈利增長數字則更為溫和,為13.6%。談及利潤的大漲,CEAT的董事總經理阿南特·戈恩卡表示,成本下降是其公司利潤率持續走高的原因之一——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三個月,大宗商品價格出現明顯下降。此外,該董事經理表示,CEAT輪胎銷售的增長則得益于其國內需求的上漲。事實上,CEAT在2022年最后一個季度也同樣受到了來自國際市場的打擊——衰退趨勢影響的國際市場影響了行業內大多數輪胎制造商的銷售表現。
利潤高增長背后
當然,大宗商品降價和內需拉動助推了CEAT的銷售增加,但是如果忽略了CEAT的成本控制,以上這些利好因素還能否有如此大的推動力就要打個問號。
CEAT首席財務官庫馬爾·蘇比亞表示,公司盈利能力的提高事實上是與“降低投入成本和嚴格控制運營費用”緊緊聯系在了一起。2023年1月25日,該財務官在CEAT的聲明中補充道:“我們將總庫存減少了2.8億盧比(2330萬人民幣),這有助于提高運營現金流的效率,并將我們的借款降至最低。”
全球輪胎企業開啟嚴格成本控制
其實,不只是CEAT,經過了2022年一年磨煉的輪胎企業們都在想盡辦法縮減開支。可以看到,自2022年下半年以來,輪胎企業在產能投資上趨于謹慎。雖然部分頭部企業也在擴建產能,但是與此同時,他們也在相繼暫時性或永久性地關閉他們在歐洲等地的工廠,來實現成本控制。
實際上,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成本控制”將會與“可持續發展”一樣成為眾多輪胎企業發展持續關注的話題。一方面,受全球高通脹影響,大宗商品價格即使降價,相較于此前也仍是定格在高位,輪胎制造成本正在變得越來越高;另一方面,受全球經濟復蘇趨緩,消費者可支配收入降低已成不爭事實,消費者對于輪胎價格的敏感度越來越高。更高的成本應對更高的價格敏感度,輪胎企業漲價之路變得越來越艱難。這也意味著輪胎行業賺錢變得越來越難。
因此,“節本降耗”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將會成為輪胎企業的重要關注。截至2022年底,CEAT已經通過“節本降耗”實現了利潤的維持甚至增長。不過CEAT并不滿足于此,2023年其還有更大的目標要實現。其省下來的錢將會用在業務“刀刃”上。
CEAT的2023
CEAT的董事總經理阿南特·戈恩卡將其財年第四季度(2023年1月-3月)的前景描述為“積極”。此外,其還表示CEAT有能力滿足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根據該公司的年度計劃,2022年4月-2023年3月,CEAT的資本支出將維持在9億盧比左右。這也表示,其將更專注于更智能化更高端的產能擴張。在這位董事總經理的評論中,其提到了CEAT在哈洛爾的輪胎廠。該工廠通過投資升級實現了輪胎制造的綠色智能化。公開資料顯示,該工廠的生產周期縮短了近2成,能耗降低了約15%。因此,2023年伊始,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將CEAT的哈洛爾輪胎廠認證為工業4.0技術的“燈塔工廠”。
(原標題:擺脫困境,輪胎企業收益大漲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