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據中國化工報消息,日前,公安部發布數據,截至2022年9月底,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4.12億輛,其中汽車3.15億輛。在機動車數量快速上升的同時,我國的廢舊輪胎產量也逐年增加。如何實現廢舊輪胎的綜合利用,并將其產品和延伸制品作為重要的再生資源廣泛應用于橡膠、交通和建筑等領域,成為我國橡膠工業循環經濟和可持續發展需要研究的長期課題。
廢舊輪胎如何從曾經的“黑色污染”變成如今的“黑色黃金”?廢舊輪胎綜合利用行業又該如何實現健康發展?近日,《中國化工報》記者采訪了相關專家與企業。
產能擴張 價格上漲 昔日污染變成“黃金”
廢舊輪胎曾與廢棄塑料被并稱為“黑色污染”與“白色污染”。它是一種含有重金屬元素的不可降解固體廢棄物;同時,堆放的輪胎很容易引發火災,一旦燃起便難以控制和撲滅,還會產生煙霧和有毒油性污染物,對環境造成影響。
隨著技術的發展與人們節能環保意識的增強,廢舊輪胎綜合利用產業越來越受到市場重視。許多國家已經形成了較為成熟的廢舊輪胎回收處理體系,相關產業的產能也在不斷擴張。10月5日,德國普魯姆創新公司發布公告稱,將再建2條熱裂解生產線;瑞典斯堪的納維亞茵維若系統公司宣布,到2030年將建設30個廢舊輪胎回收廠;日本輪胎生產商普利司通也宣布制定了廢舊輪胎再利用計劃,目標為2027~2030年建成年產處理10萬噸廢舊輪胎的生產線,2030年后實現廢舊輪胎回收利用的商業化。
同時,國內廢舊輪胎的收購價格也在不斷上漲。根據統計,10月20日國內部分地區9.00英寸以上廢舊鋼絲胎價格超2000元/噸,相較2020年增長近一倍。曾經的“黑色污染”,似乎正在變身為“黑色黃金”。
技術成熟 資源需求 再生膠產業熱度增加
作為固廢,廢舊輪胎的回收價值究竟在何處?收購價格又為何一路走高?
記者從中國橡膠工業協會了解到,廢舊輪胎價格升高的部分原因是國際大宗原材料價格持續高位。據統計,2021年我國天然橡膠產量85.1萬噸,而需求量為594.9萬噸,是產量的近7倍,自給率嚴重不足。同時,隨著上游煤焦油等原材料價格的上漲,近年來國內炭黑價格也水漲船高,2021年1月到12月,炭黑價格累計上漲近20%;而截至今年10月27日,炭黑全國主流市場均價為1.17萬元每噸,較年初報價上漲22.5%。在天然橡膠和炭黑價格居高不下的情況下,許多生產企業會采取添加再生材料的措施以降低成本,而我國再生橡膠原料總量的70%來自于廢舊汽車輪胎。
據了解,生產再生橡膠是目前處理廢舊輪胎技術較為成熟、應用較廣的途徑。廢舊輪胎在回收鋼絲等金屬資源后,會經歷粉碎、再生(脫硫)和精煉流程,被制成再生橡膠,再與配合劑、生膠進行混煉生產橡膠制品。中國橡膠工業協會廢橡膠綜合利用分會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9月我國普通再生橡膠產量達4.7萬噸,特級再生橡膠產量達0.6萬噸,特種再生橡膠產量達1.1萬噸。
“廢舊輪胎生產的再生橡膠雖不能完全替代天然橡膠生產輪胎,但在對使用性能沒有不利影響的前提下,可以少量替代填料生產橡膠制品。”行業專家表示,在實際生產中,再生橡膠主要用于生產農用車胎、力車胎等非載重用輪胎,以及膠管、膠鞋等產品。特別是低速農用車胎,在指標符合要求的情況下用輪胎再生橡膠少量替代填料,可部分降低企業生產成本。同時,少量使用再生橡膠可改善膠料的擠出等加工性能。
未來,隨著工藝水平的提高及市場需求的驅動,再生橡膠產品將向建筑材料、汽車內飾等領域滲透,廢舊輪胎循環利用產業也將迎來擴張。
政策吸引 “雙碳”拉動 企業入局熱裂解賽道
今年4月,財政部及國家稅務總局印發的《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和勞務增值稅優惠目錄》中,新增了對廢舊輪胎、廢橡膠制品生產再生油、裂解炭黑的退稅優惠,退稅比例達70%。因此,玲瓏輪胎、中國化學等一批企業在政策吸引下入局廢舊輪胎熱裂解賽道。從2019年以來,廢舊輪胎熱裂解迎來一輪投資熱潮,各地公布的相關項目產能已超過300萬噸。
伊克斯達(青島)控股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一條廢舊鋼絲胎通過裂解,可生產40%的初級油、30%的環保炭黑、20%的鋼絲和10%左右的可燃氣。其中的裂解油氣產品通過精煉后可生產非標柴油,代替標準柴油用于柴油燃燒機、發電機、農用機械或作為輕質燃油;裂解炭黑則可在研磨、改性、造粒、烘干后部分替代工業炭黑。
此外,“雙碳”相關政策的實施也進一步推動了廢舊輪胎熱裂解行業的發展。
國務院在《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中提出,要加強廢塑料、廢舊輪胎等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業內人士表示,廢舊輪胎資源的回收利用可有效減少初次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如果能將廢舊輪胎裂解制得的環保炭黑替代三分之一的工業炭黑,年可實現減排二氧化碳近630萬噸。印度博拉炭黑公司發布的可持續報告也顯示,從廢舊輪胎熱解回收的增強回收炭黑(rCB),與傳統的炭黑制造過程相比,每噸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1噸。因此,開展廢舊輪胎循環利用相關業務有助于企業在未來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中獲得優勢。
分類處置 梯次利用 行業發展還應科學有序
10月20日,工信部發布公告,批準公示了1036項行業標準,其中就包括將于2023年4月實施的《再生橡膠行業綠色工廠評價要求》,對再生橡膠工廠實施綠色制造進行引導和規范。在國內外市場形勢復雜、環保壓力逐漸增大的背景下,廢舊輪胎綜合利用行業目前正處于轉型的關鍵時期。
“廢舊輪胎長途運輸成本較高,存在350千米的經濟半徑。當前大規模的產能擴張必然會使一些項目出現原材料供應困難、開工不足的情況。”中國橡膠工業協會廢橡膠綜合利用分會秘書長祁學智認為,熱裂解或再生膠都不是實現循環利用的唯一解,行業擴張還應加強監管,重點解決目前熱裂解和膠粉、再生膠生產企業對于原材料的無序競爭問題。同時,要堅持資源化利用優先原則,盡可能將以天然橡膠為主要成分的卡客車胎用于生產橡膠粉及再生橡膠,將以合成橡膠為主要成分的乘用車胎,以及成分相對復雜和不易資源化利用的廢舊自行車胎、三輪車胎以及輸送帶、膠鞋、橡膠雜件等利用熱裂解法處置,以實現較為徹底的循環利用。
“廢舊輪胎循環利用行業發展應當按照分類處置、梯次利用的綜合利用方式,嚴格遵守減量化優先、資源化利用、無害化兜底的處置原則,遵循實現生產過程清潔環保、利用環節安全綠色的科學有序發展思路。”祁學智說。
(原標題:廢舊輪胎綜合利用熱度漸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