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據新潮商評論消息,輪胎是汽車上重要的組成部件之一。根據美國《Tire business》(《輪胎商業》)發布的2022年度全球輪胎75強排行榜顯示,上榜企業去年實現總銷售額1775億美元,同比增長17.3%。前十名銷售額為1075.77億美元,同比增長14.9%,占比高達六成。
從國家分布來看,中國有34家(包括臺灣4家)企業入圍,高居第一;其次是印度7家,美國5家,日本、韓國各有4家,土耳其3家。前十名沒有新面孔,法國米其林繼續高居第一,去年輪胎銷售額262.95億美元;日本占3席,普利司通、住友橡膠工業、優科豪馬分別排名第2、5、9;美國固特異、德國大陸、意大利倍耐力、韓國韓泰輪胎也名列其中。
中國臺灣正新橡膠(瑪吉斯) 以38.66億美元成為前十“守門員”。中國排名第一的中策橡膠,銷售額同比增長16.23%至45.28億美元,上升一位至第8,再創歷史新高;連續9年躋身前十,連續12年穩居中國輪胎企業第一。

公開資料顯示:這是中國最早的輪胎生產企業之一,總部位于浙江杭州,設立了境內10個大型生產基地及中策泰國(工廠)、中策美國等多個海外分公司。擁有朝陽、威獅、好運、西湖、全諾、雅度、ARISUN等品牌,生產并銷售的產品包括全鋼子午胎、半鋼子午胎、斜交胎、兩輪車胎等,涵蓋了卡車、客車、乘用車、摩托車等領域。
中策橡膠的前身杭州海潮橡膠廠,創立于上世紀50年代,是浙江省第一家橡膠廠,最開始負責做膠鞋、力車胎。彼時各種物資和原材料非常匱乏,工廠靠著“一塊橡膠一塊肉,一滴汽油一滴血”的海潮精神,艱難生存下來,并逐漸打響知名度。
70年代初,第一家分廠“建德洋溪輪胎分廠”建成,恰逢汽車工業興起,便開始涉足汽車輪胎。往后發展,全力投入全鋼子午線載重輪胎和乘用轎車輪胎的研發。92年的時候,杭州橡膠廠再一次戰略轉型,與香港中策投資有限公司合資成立中策橡膠。有了更多市場資源和資金支持后,立馬上了全鋼和轎車兩個輪胎項目,進一步擴大規模。

進入21世紀,中策橡膠開始推動和加快企業的國際化步伐。當然過程不可能一帆風順,08年在美國發生一起嚴重車禍,當地媒體大肆渲染中策橡膠生產的輕卡汽車輪胎可能存在安全問題,給品牌聲譽造成嚴重破壞。
后經過調查發現,涉案輪胎質量達到甚至超過美國安全標準,是因為輪胎存在嚴重不合理使用情況才導致意外發生。與此同時,多方的抽檢也得出相同結論,證明中國輪胎質量是好的。中策橡膠因禍得福,出口北美輪胎不降反升。
隨著對海外市場的開拓和銷售規模的擴大,公司投資建設泰國工廠,在德國法蘭克福、巴西圣保羅等地成立銷售子公司。其產品已銷往六大洲,覆蓋近200個國家和地區,國際貿易年銷售收入連續多年突破目標。

中策橡膠積極擁抱新技術,打造ET工業大腦、架構中策云店生態系統、推出云網智慧輪胎、建設未來工廠,以數字化賦能企業研、產、供、銷全產業鏈。還與清華、浙大、哈爾濱工業大學等高校建立長期的科技開發合作關系,聯合開展科研項目攻關。
去年,公司實現營收304億元(不含稅),同比增長8%;全鋼子午胎銷量2255萬條,半鋼子午胎銷量為4874萬條,斜交輪胎銷量為448萬條,同比分別增長5.62%、11.89%、17.6%。
寫在最后
整體來看,中國輪胎行業“大而不強”。在2022年度全球輪胎75強排行榜上,34家中國企業銷售總額還不及4家日本企業,要想追趕上世界先進企業,中策橡膠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原標題:中國排名第一的輪胎企業:營收超過300億元,連續9年躋身全球前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