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據車與輪消息,9月12日,雙錢集團(新疆)昆侖輪胎有限公司智能生產車間里,數十臺桁架機器人在生產線上“忙碌”。戴著口罩的工人們有條不紊地進行煉膠、敷貼等工作。每天,這里有6000多條輪胎“整裝待發”銷往全國市場。

圖為9月12日,在雙錢集團(新疆)昆侖輪胎有限公司智能生產車間,桁架機器人在生產線上作業。

圖為工人正在完成敷貼工作
這座被分為空中和地面兩層的廠房,每道工序都在自動化生產線上完成,工人們作業需要的所有物料制品,均由智能機器人供給。
在煉膠工區,膠料被一輛輛AGV小車(自動導引運輸車)有序運輸著,送往立體倉庫“稍事休息”。待智能物流控制中心發出指令后,膠料便會自動出庫,由AGV小車分別運輸到半制品制作的相關生產工序。成型車間里,關節機器人自動抓取輪胎半成品,再通過桁架機器人迅速運走。
公司副總經理楊子忻說,今年1月至8月,公司生產全鋼胎126.7萬條、斜交胎2.3萬噸,銷售全鋼胎133.9萬條、斜交胎2.3萬噸,實現滿產滿銷,完成營業收入18.2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6%。
依托“智能化+信息化”系統,公司輪胎綜合生產效率提升了30%以上,目前可實現日產6000多條輪胎,產品銷往全國各地。
輪胎生產流程的智能化,大幅提高了昆侖輪胎的生產效率,企業的裝備精度和產品質量也顯著提升。
據了解,機器人代替工人完成繁重、單調的重復勞動,動作精度高,半制品、半成品變形量極小,不但大大降低了一線員工的勞動強度,還有效保證了產品質量。
同時,智能物流控制中心還能追溯每一條輪胎的生命周期,以確保產品品質精良。出廠后的輪胎在使用過程中一旦出現問題,就能通過每一條輪胎唯一的條碼標識,迅速追溯到這條輪胎的原料信息、生產信息、工藝信息、質量信息、物流信息等。
一條條輪胎通過智能物流運輸系統出庫,既為全國的運輸行業提供優質的輪胎產品,也為烏魯木齊的工業經濟發展貢獻力量。作為全國輪胎生產銷售重點企業,昆侖輪胎具有生產217種輪胎規格、688個輪胎品種的生產能力,被自治區授予首批“新疆名牌產品”稱號,“昆侖”商標被評為首批“新疆著名商標”。
烏魯木齊正大力發展智能制造,不斷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