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據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消息,川環科技(300547)2022年半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
一、報告期內公司從事的主要業務
(一)公司的主要業務
公司主營業務為汽車、摩托車用橡塑軟管及總成的研發、設計、制造和銷售,目前已經構建了自有國際知名品牌、自營銷售網絡、自主研發設計及制造生產基地的成熟穩定體系,綜合實力較強。公司經過多年積累,配方設計及工藝制造技術經驗成熟,產品質量穩定。公司為國內50多家主機廠供貨,50多家摩托車廠商,以及200多家二次配套廠商建立了穩定的供配關系。目前公司正積極開辟中車、中石油、中石化和軍品領域,產品正在試制、驗證階段,部分領域有小批量的產品供貨。
(二)公司的主要產品
公司主要產品范圍涵蓋汽車燃油系統膠管及總成、汽車冷卻系統膠管及總成、汽車附件、制動系統膠管及總成、汽車多層復合尼龍軟管、汽車渦輪增壓管路總成、汽車真空制動管路總成、汽車天窗排水管路、汽車模壓管路總成、摩托車膠管及總成等九大系列,產品滿足國六汽車排放標準,是國內規模較大的專業汽車膠管供應商之一,同時也是國內摩托車膠管系列產品的主要供應商之一。2022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配套產品,產銷比去年同期增幅100%。預計下半年新能源汽車配套產品將占公司主營的40%同時公司在軌道交通、中石油、中石化、軍品等領域產品實現了新突破,軍品、軌道交通領域有小批量的產品供貨。
(三)公司主要經營模式
1、采購模式
公司實行集中統一采購模式,為保證生產經營工作的正常開展,公司制定了《供應商管理控制程序》、《采購過程控制程序》、《采購產品驗證控制程序》、《采購價格審核制》等制度對采購過程實施有效管理和控制。由采購部門牽頭,各業務部門共同參與,從選擇供應商開始嚴格把關,經前期調查、現場審查后,選擇具備供貨能力、質量體系完備、管理規范、價格合適的供貨商作為公司的合作伙伴,按年度建立合格供貨商名錄。公司根據生產過程對各種原材料需求情況,結合原材料產地、價格、送貨周期等因素,確定采購數量和批次。
2、生產模式
公司采用“以銷定產”的生產模式。公司通過與客戶簽訂框架銷售合同,公司生產部門制定年度生產計劃,公司儲備合理庫存,以滿足市場需求。在生產過程中,首先公司注重按照全球汽車零部件企業與整車廠之間的模塊化、系統化配套趨勢,加強對產品的模塊化生產管理,其次,公司采用先進的ERP管理系統,依據制造過程中原材料和產品規格多樣、品種豐富和批量不同的特點,持續推進精益生產模式,形成公司特有的柔性生產模式,能夠滿足國內外主機市場的訂單要求。最后,公司嚴格貫徹執行質量體系關于生產過程的管理和控制,對產品的試生產、批量生產、總裝、檢驗、出貨、交付均能滿足客戶的需求。
3、銷售模式
公司銷售產品采用直銷模式,按銷售區域不同分為國內銷售和國外銷售,其中以國內銷售為主。公司營銷中心負責與國內外客戶洽談合作意向,在向客戶批量供應產品之前,要經過多項客戶認證程序,通過認證進入配套體系后公司通常能夠與客戶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公司主要通過每年與客戶進行供應商年度合同談判,確定當年向客戶的供貨比例,每年簽訂一次框架銷售合同,以銷定產。
(四)業績驅動因素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為388,670,732.07元,較同期增長4.40%;營業利潤為59,807,006.01元,較上年上升7.17%;利潤總額為56,568,596.12元,較同期增長1.8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1,662,273.13元,較同期增長2.80%。影響利潤因素主要為:
1、報告期主營業務收入386,123,054.55元,較同期366,649,942.26元增長5.31%。
2、主營業務成本299,809,938.10元,較同期276,501,177.29元,增加23,308,760.81元,增長8.43%。
3、銷售費用9,338,035.88元,較同期8,113,167.92元,增長15.10%。
4、管理費用14,559,917.48元,較去年同期12,633,777.76,增長15.25%。
5、研發費用15,467,783.13元,較去年同期16,728,996.52元,減少7.54%。
6、營業外支出3,364,077.87元,較同期280,461.03元,增加3,083,616.84元,增長1099.48%。
主要原因:1、報告期生產用主要原材料價格上漲,影響主營業務成本上升8.43%;2、報告期營業外支出:重慶比速汽車、眾泰新能源等公司債務重組損失3,020,384.46元。
(五)行業發展概況及公司所處地位
1、汽車行業發展概況
汽車產業是國家支柱產業,2009年至2017年是我國汽車飛速發展階段,我國汽車銷量復合增長率達9.83%。2018年,我國汽車行業首次出現產銷下滑局面,整個產業逐步進入發展成熟期。2021年我國汽車產銷分別為2608.20萬輛和2627.50萬輛(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同比分別增長3.4%和3.8%。結束了連續三年下降的趨勢,我國汽車產銷總量已經連續13年位居全球第一。2022年1-6月汽車產銷量分別為1211.70萬輛和1205萬輛,同比下降37%和6.6%。
為貫徹《中國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2016年12月23日,環境保護部、國家質檢總局發布《輕型汽車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第六階段)》(俗稱國六排放標準),2020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我國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國,過量的碳排放會導致全球氣候變暖,減少碳排放量具有長久而深遠的意義。2020年9月,我國首次提出要在2030年實現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簡稱“雙碳”),拉動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2021年實現銷售352.1萬輛,同比增長157.5%,市場占有率提升至13.4%,2022年1-6月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為266.1萬輛和260萬輛,同比均增長1.2倍,市場占有率21.6%,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占乘用車銷量24%(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未來汽車行業持續向節能、環保、輕量化、總成化、智能化、網聯化方向發展,行業整體發展趨勢良好。
國家已發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是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綠色發展的戰略舉措。規劃明確提出“到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力明顯增強,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持續向好。
2、膠管行業概況
汽車零部件制造行業作為汽車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升我國汽車行業整體發展的關鍵因素。汽車膠管是指在汽車上用于冷卻系統、燃油系統、制冷系統、動力系統、制動系統、轉向系統和空調系統等的橡膠軟管,是汽車管路的主要組成部分。膠管內部傳輸燃油、潤滑油、制冷劑和水,幫助汽車各子系統實現其功能。汽車膠管在汽車中要長期工作在較為復雜的工況下,受各種環境因素的影響,雖然膠管用途不一,但對耐高低溫、壓力、氣候以及傳輸液體的腐蝕性均有一定要求。
我國汽車膠管企業眾多,但起步較晚,整體技術力量較為薄弱,生產工藝和設備比較落后,新產品開發緩慢。但近年來在汽車、工程機械等下游行業旺盛需求的推動下,部分企業通過自主研發或引進技術并在消化吸收的基礎上繼續開發創新,在產品品質、工藝技術、生產設備、測試設備等方面已接近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特種橡膠和新材料的發展也為汽車膠管的發展提供了空間。當前,伴隨汽車輕量化的發展趨勢,塑料管路的市場規模在不斷擴大,當前的供應體系以外國獨資或國內合資等大型企業為主,行業競爭程度相對不充分,市場拓展空間較大。而同時,橡膠管路以其可自由彎曲性、多次屈撓性和柔軟變形性,區別于各類金屬和非金屬管材,無可取代。
3、公司所處地位
汽車膠管屬于零部件配套的基礎部件,公司作為國內汽車管路研究與開發的專業生產廠商,多年來始終堅持“以技術創新為引領”的企業發展方向,在產品和品牌、技術研發、銷售渠道、生產制造、產品檢測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公司有較強的研發優勢和技術工藝優勢,嚴格的質量控制和性價比為公司產品帶來較高的市場認可度,公司與大中型整車廠商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客戶群體涵蓋了國內大多數整車制造企業,公司不斷做精做強主營業務,保持了經營業績的穩定增長,多年來被行業協會評為十強單位,形成了較為明顯的市場優勢地位。
公司建立健全各項管理體系,完善了質量保障體系,確保產品質量穩定。公司先后通過了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OHSAS18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和IATF16949汽車行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GB/T29490企業知識產權管理體系認證。還通過了中汽認證中心的CCAP安全產品認證,美國CARB、DOT、EPA和歐盟ROHS產品環保認證。2022年公司實驗室通過了CNAS認證,進一步增強了公司市場競爭能力,贏得政府部門、社會各界的信任,為公司產品進入國內外市場建立了綠色通道,目前產品出口美國、越南、意大利等國家。
二、核心競爭力分析
1、為行業提供全方位解決方案
川環科技專業研發、生產和銷售車用軟管及總成,品種齊全,滿足行業不同層級需求。在安全、環保、質量和節能等方面符合歐美等發達國家的技術標準和汽車整車廠的認證要求,根據不同實際需求,可專業定制開發,為汽車等行業提供系統技術方案。公司產品范圍涵蓋車用冷卻、燃油、制動、空調、進排氣、車身附件等各大系統,其中冷卻系統膠管及總成、燃油系統膠管及總成、渦輪增壓管路總成是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并保持穩定增長。 川環科技經過長期不斷的發展和積累,逐步形成了日臻完善的產品系列,持續研發投入和技術創新,全面掌握汽車行業技術發展的新動向,積極應對瞬息萬變的市場挑戰,不斷研發一批批具有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值的新產品,實現了整車全覆蓋,提高了市場占有率。公司逐步拓展軌道交通、油氣勘探、航空、船舶等市場領域,豐富產品類別,擴大產品應用,培育未來收入新的增長點。
2、技術引領發展,創新驅動未來
川環科技始終堅持走科技興企,自主創新之路,秉承“構思一代,研發一代,生產一代,儲備一代”的創新理念,以市場為先導,企業為主體,項目為載體,完善自主研發與產學研用有機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認真貫徹國家“碳達峰、碳中和”雙碳環保政策要求,遵循安全、節能和環保行業技術主線,打造全生命周期管理供應鏈。加快轉型迭代升級,積極拓展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優化整體產品結構,突出新品研發和產業化優勢,不斷適應市場開發的新需求,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 川環科技已積累四十余年車用軟管及總成開發和產業化的成熟經驗,眾多成功案例。在管路安全環保、集成化、輕量化、可靠性、耐久性,舒適性、相關性等研發方面,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形成大批專有技術和關鍵訣竅(Know-How)。特別是在材料配方、結構設計、復合技術、先進工藝、試驗檢測等方面有較扎實的研究開發基礎,完全具備與OEM同步設計和開發的能力。截止2022年6月,公司累計獲得國家授權專利105項,其中發明專利14項。制修訂了GB/T18948-2009《內燃機冷卻系統用橡膠軟管和純膠管規范》國家標準,參與修訂了GB/T24141.2-2022《內燃機燃油管路用橡膠軟管和純膠管規范第2部分:汽油燃料》國家標準,作為起草單位,制訂了T/CRIA16009-2019《汽車用冷卻水管》團體行業標準。 強化技術創新平臺建設,健全長效的技術人才培養和培訓機制,深化與專業院校合作,培養和引進具有高素質的專業技術人才。公司依托兩個省級技術中心、一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和院士(專家)工作站等創新平臺,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培育新技術、新業態和新模式,打造綠色產業鏈,已形成多維度研發格局,不斷開展新材料、新工藝、新產品的研發與應用,取得系列創新研究成果。
3、先進的試驗檢測手段,提升品質管控能力
先進的試驗檢測技術是供應商根據主機廠對不同車型產品的性能和質量要求進行持續改進,參與主機廠同步開發進程的關鍵所在。公司高度重視試驗和檢測技術能力的提升,完善實驗室管理體系,積極推進ISO/IEC17025實驗室國家認可。先后購置了高低壓脈沖循環試驗機、紅外光譜分析儀、動態臭氧試驗機、燃油滲透試驗機、伺服拉伸試驗機等國內外先進試驗和檢測裝備100余臺(套),進一步升級實驗室軟硬件設施。 依靠先進的試驗設備和技術檢測手段,實現數據遠程監測和集中分析,可獨立有效開展高分子材料設計優化、工藝分析及產品性能驗證,能充分滿足主機廠的質量標準和性能要求,并與國內外知名試驗檢測機構長期合作,提升實驗室試驗檢測能力水平。
4、管理創新奠定基礎,健全企業管理體系
川環科技積極推行精益生產管理,強化管理創新,夯實基礎,苦練內功,在采購、開發、制造、物流等方面建立了嚴格的成本管控體系,確保產品質量穩定的前提下,挖潛革新,開源節流,提質增效,為市場拓展奠定基礎。 公司建立健全各項企業管理體系,先后通過了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IATF16949汽車行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ISO45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和GB/T29490企業知識產權管理體系等認證。還通過了中汽認證中心的CCAP產品安全認證,美國DOT、CARB、EPA和歐盟ROHS產品安全環保認證等。2022年公司實驗室通過了CNAS認證,增強市場競爭能力,贏得政府部門、社會各界的信任,為公司產品進入國內外市場建立了綠色通道,目前產品出口美國、越南、意大利等國家。
5、塑造優良品牌文化,深耕市場營銷渠道
川環科技堅持以品牌價值為核心的經營戰略,品牌制勝,文化致遠,創造無限,鑄就百年信譽。根據品牌經營的整體規劃要求,分步實施:創立品牌,奠定品牌基礎;建設品牌,累積品牌資產;完善品牌,提升品牌質量。現處于品牌快速提升階段,榮獲“全國就業與社會保障先進民營企業”、“中國上市公司誠信企業百佳”等榮譽,連續10多年獲得“中國膠管十強企業”,在行業中地位突出。公司作為專業車用零部件供應商,經過四十余年的發展與沉淀,已成為車用膠管行業的主流供應商。“川環”品牌在國內外行業內已具有較高的知名度與品牌影響力。致力于打造“中國的川環,世界的品牌”而不懈努力。 鑒于汽車行業特點,進入主機廠的供配體系所需較長周期的認證,公司充分利用品牌信譽優勢和較完善的營銷策略、暢通的國內外銷售渠道,以市場為導向,不斷優化和培育客戶群。目前公司擁有50多家汽車主機廠、50多家摩托車廠以及上百家二次配套廠商的客戶群體。公司與一汽大眾、上汽大眾、比亞迪(002594)汽車、長安汽車、吉利汽車、長城汽車(601633)、廣汽、長安福特主、長安馬自達、上汽通用五菱、東風汽車(600006)、日本三菱、奇瑞汽車、北汽等整車制造廠,以及比亞迪(王朝系列:秦、漢、宋、唐、元等;海洋系列:海豚、海豹等;騰勢系列;軍艦系列等)、廣汽埃安(AIONY/S/V/LX等)、五菱(MiniEV等)、哪吒汽車(U/V/N/S等)、北汽新能源(極狐等)、長安新能源(深藍系列)、金康賽力斯(601127)(問界M5、M7等)、吉利新能源(領克、極氪等)、東風新能源(嵐圖等)、理想汽車、威馬汽車(EX系列)等新能源汽車廠家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同時參與了未勢能源、長城、慶鈴等客戶的氫能源車型相關配套管路研發工作,成為國內外眾多整車制造企業的定點供配基地,還出口到美國、日本、歐盟、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形成了較為明顯的市場優勢地位。
6、在新能源車用膠管行業總成化、集成化打包服務優勢明顯
相較于傳統燃油車,電動車車企更傾向于總成化、一站式打包的采購模式,把一個系統中的某部分零部件集成化和總成化,這也是汽車零部件變化趨勢之一。公司已積累四十余年車用膠管及總成開發和產業化的成熟經驗,除研發和生產車用膠管外,還具備非常強的總成化、集成化供貨能力,能夠根據客戶的不同需求,把常規的單件橡膠軟管或塑料類尼龍管進行總成化、集成化,打包成一個組合件,提高主機廠在裝配此類汽車零部件的可靠性和快捷性,減少組裝過程中由不同廠家供應零部件的各種成本管控和質量風險。川環與主機廠的管路系統同步開發和設計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 7、積極拓展新領域,不斷開拓新市場 面對全球經濟發展形勢和嚴峻的國際形勢引發的全球物流供應鏈危機,結合國家對基礎材料研發和應用戰略以及雙碳政策的持續推進,公司將以合成橡膠、尼龍等材料為基礎,持續的挖掘基礎材料研發與應用、持續的建立和完善材料、部件類產品標準,進一步深化供應鏈上下協同創新,不斷延伸產品形態,積極拓展儲能、半導體、電子等產品應用新領域和新市場,有助于打造總成化、集中化、高可靠性的產品,更好地滿足客戶的需求,增強公司核心競爭能力。
三、公司面臨的風險和應對措施
1、搶占新能源汽車配套市場。2022年初公司制訂了銷售計劃和營銷規則,積極搶占新能源汽車配套市場。一是與現有客戶同步開發新能源汽車產品,了解客戶需求,與客戶建立深度合作關系。二是進一步開拓其他知名汽車品牌,尋求合作機會,積極參與市場競爭。2022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配套產品產銷同比增長100%以上。
2、產能提升。2021年初公司投資建設的“傳統汽車與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增量(制造)項目,建成后,將新增10000噸膠管生產能力。公司加大項目建設力度,一期工程在2022年4月份完成,廠房及附屬設施已修建完成,生產設備已安裝,于2022年8月份正式全面投產,大大緩解了公司產能不足的現狀。
3、降低生產成本。
1、積極尋找新的供應商,在滿足產品性能指標的情況下,尋求價格低的優質供應商。
2、加大研發力度,在滿足產品性能、客戶需求的情況下,用國產原材料替代進口原材料。
3、適時調整原材料的采購節奏和原材料庫存策略,盡最大限度降低原材料價格波動帶來的影響。
4、與客戶進行商務談判,調整銷售價格。
5、公司內部加強管理,提高生產效率,提升產品質量,降低不合格品。
4、成立技術中心,提升技術綜合競爭力。結合行業技術發展趨勢,以適應市場競爭需求,特別是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新材料、新技術不斷應用,為整合技術資源,集中優勢力量,統一管理,公司在原技術部的基礎上,整合開發部、項目部等公司內部部門和銷售部的一些職能職責,重新組建技術中心。技術中心除了現有技術力量,還聘請了化工行業專家、技術骨干。技術中心的成立,一是從根本上提升新產品研發能力,開拓新市場;二是大力提升產品的質量,從而鞏固現有市場;三是對現有產品關鍵技術、關鍵工藝的改進,讓國產產品逐步替代進口產品;四是提高產品附加值,成為公司利潤新來源。
5、加強校企合作,提升研發、市場競爭能力,培養技術人才。與清華大學、四川大學、四川文理學院建立長期合作關系。與清華大學下屬研究院合作的“車用軟管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與四川大學合作的“廢舊橡膠高值化環保循環應用關鍵技術研究”項目,在減少環境污染、提升產品質量、節省用工、提高產能等方面得到提升。與當地職業技術學校簽訂教學實驗基地,為企業培養一線技術工人,解決一線工人招聘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