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據化纖頭條消息,今年以來,我們或多或少聽到了很多負面的消息,有人說,今年會有一半以上的紡企倒閉;有人說,今年或許是未來5年最好的一年;有人說,我們的紡織產業被我們趕走了,都跑去東南亞、印度,再也回不來了。
但我絕不與此茍同,面對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經濟衰退,雖然小日子是越來越難過,但是我依舊堅定的相信著我們一定可以實現富國強民的中國夢,相信我們一定可以將傳統的紡織產業轉變成面向未來的戰略性新興產業。

也許是命中注定,也許是日久生情,也許是悠悠赤子心,當初有多么不喜歡紡織,現在就有多么希望把它變得更好,這是一個紡織人的執念,希望把獨屬于我們的紡織強國夢延續下去,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為紡織做奉獻,為生我育我的祖國做奉獻,這必將是我一生持之以恒并篤定不移的夢想和事業。
01淺讀《關于化纖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
面對危機,我們真的不必去過多的在意市場的好壞,真的不必過度焦慮,那是我們改變不了的客觀事實,但我們可以做好自己手上的事情,去做更好的產品,去細心地關注下我們今后的發展,我們又如何去順應時代的號召。在這個更加注重創新、數字化、綠色低碳的時代需求中去服務社會,去實現自己的企業價值,去完成自己的人生價值。
今天,我和大家一樣,淺讀下在4月21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聯合發布的《關于化纖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
眾所周知,上層建筑決定著下層基礎,因此我們一定要把握好指導思想,本次《指導意見》中,以高質量發展的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科技創新為動力,以滿足紡織工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需要為目的,統籌產業鏈供應鏈的經濟性和安全性,加快關鍵核心技術裝備攻關,推動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實現高質量發展。
恒力石化產業鏈布局及潛在延伸方向
02大型民營化纖企業的發展
從中我們就可以知道,未來我們的紡織企業有兩個大方向,一是大型民營化纖企業一定要實現“從原油煉化到化纖紡織”的全產業鏈發展模式,去吸納、融入先進制造技術和其他高新技術,積極提升創新引領能力,將化纖行業提升為先進制造業,去不斷提升國際競爭力,從而幫助我們國家構建起“安全可靠”的化纖產業鏈、供應鏈。這個是國家交給他們的責任與義務,特別是聚酯行業的恒力、榮盛、恒逸、盛虹、桐昆、新鳳鳴、三房巷等,如果他們不能很好的完成國家和人民交給他們的歷史使命,既是有違國家的重托,更是愧對千千萬萬的人民。
03中小型企業的發展
另一個則是提高中小企業,特別是“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創新能力、質量效益。未來,在煉化一體化背景下的競爭格局,產業鏈配套完整的龍頭企業受原料價格波動的影響進一步降低,競爭力進一步提升。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會進一步由創新和市場驅動所主導,產品品質較低、時開時停的落后產能會逐漸被龍頭企業新產能所替代或整合,競爭格局的進一步激烈化使得相對落后產能復蘇的盈利基礎不復存在,形成強者恒強,兩級分化的局面。但在細分市場投入高附加值產品研發的中小型企業——即專精特新企業仍將保持競爭力空間。
對此,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會長陳新偉給出了三個發展趨勢的建議,一是跨界融合的趨勢;二是細分產品開發趨勢;三是產業綠色化、智能化發展趨勢。這部分內容,今后也會和大家一起學習和分享。
此外,“十四五”期間行業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路徑,便是促進節能低碳發展、提高循環利用水平、依法依規淘汰落后,這是企業需要重點關注的。也希望更多的企業深刻認知、深入理解 “綠色發展,循環低碳”,積極完成認證工作引導行業走綠色發展之路,將自己的企業帶到更高的高度。
04展望化纖行業的美好愿景
以上內容,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性參考文件——《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文件里勾勒了2035年的一個大致輪廓——“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實現大幅躍升,關鍵核心技術實現重大突破,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基本實現。” 而化纖工業,正是紡織產業鏈穩定發展和持續創新的核心支撐,是國際競爭優勢產業,也是新材料產業重要組成部分,可見化纖工業在整個產業鏈及工業制造業中的地位之重。因此,接下來,化纖行業的發展會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不再是過去的野蠻生長,不僅僅局限于服裝、家用紡織品,而是面向交通運輸、醫療衛生、航空航天、建筑增強、環境保護、新能源等領域的廣泛應用。
最后,我引用下尊敬的姚穆院士的話“我們學紡織,學紡織是為了國家富強、人民服務來工作的,一定要鉆進去,要在現實情況下面把根源找到,把問題從根源上解決,希望所有今后的紡織產業工作者做最大的努力,為我們國家做出最大的貢獻”,希望與廣大紡織人共勉。
(原標題:危機!全球經濟大衰退,紡織業頻顯倒閉潮!面對嚴峻局面,恒力、榮盛、桐昆、恒逸、新鳳鳴等多家龍頭扛起重任,共同推進化纖強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