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據輪胎人不知道的輪胎事消息,眾所周知,一條好的輪胎,其胎面的防濕滑性、耐磨性至關重要,但目前我國用于胎面的防滑材料溶聚丁苯橡膠嚴重依賴進口,幾乎被國外壟斷。7月23日,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以下簡稱“青島能源所”)的“鐵系枝化丁戊橡膠合成與應用關鍵技術”通過了由中國科學院院士唐勇研究員等九位專家組成的鑒定委員會的鑒定,鑒定委員會認為該項目整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能完全替代依賴進口的溶聚丁苯橡膠,一致同意通過鑒定。
“鐵系枝化丁戊橡膠,通俗點解釋就像將其分子像樹枝一樣排列,從而增加其摩擦性,提高其耐濕滑性。”中科院青島能源所研究員、催化聚合與工程研究組負責人王慶剛介紹。
雖然說起來簡單,但做起來卻難上加難。王慶剛介紹,該項目自2015年啟動,2018年突破了實驗室催化劑技術和催化聚合技術。
“我們通過設計合成新型鐵系催化劑,創制了鐵系丁戊橡膠新材料,開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催化劑技術和催化聚合技術,實現了鐵系枝化丁戊橡膠的創制。”王慶剛說。

用鐵系枝化丁戊橡膠生產的輪胎
2020年,青島能源所與中石化巴陵石化合作實現了首次鐵系丁戊橡膠百噸級間歇聚合和連續聚合中試放大試驗,正在進行3萬噸/年的產業化示范研究。
2022年與山東玲瓏和昊華輪胎等企業合作進行了鐵系丁戊橡膠在輪胎胎面膠中替代溶聚丁苯橡膠的應用技術研究并完成輪胎制造評測。
7年時間,王慶剛和團隊將該技術從實驗室一路做到生產化試驗,“我們期望通過源頭創新,實現新材料的全鏈條研發,從而解決溶聚丁苯橡膠嚴重依賴進口的問題。”王慶剛說。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輪胎生產和消費國,溶聚丁苯橡膠的需要量>20萬噸/年,主要應用于高性能輪胎的胎面,以提供高抗濕滑性(安全性)。“隨著我國輪胎行業的快速增長,預計我國溶聚丁苯橡膠的需求量仍會保持在年均10%速率遞增。但是我國的高端溶聚丁苯橡膠嚴重依賴進口,幾乎被國外壟斷。”青島能源所書記李明介紹,作為生物能源與過程領域國立科研機構,青島能源所主要開展潔凈能源科技基礎性、前瞻性和重大關鍵技術的創新研究,積極承擔該項科研責任。
相較于目前使用溶聚丁苯橡膠的進口輪胎,使鐵系枝化丁戊橡膠的輪胎其安全性大大提升,成本也有所降低。
“使用鐵系枝化丁戊橡膠的輪胎性能能達到歐盟新標簽法的A級,而目前市面上的輪胎只能達到B級。”王慶剛介紹,如果一輛車的速度是100lm/h,普通輪胎的剎車距離需要80-100米,使用我們材料生產的輪胎,其剎車距離會降低至60米左右,剎車距離比傳統輪胎的剎車距離降低了20%-30%,安全性極大提高。“成本方面,目前進口溶聚丁苯橡膠的成本為每噸 2萬元,我們的橡膠成本為每噸1.2-1.4萬。”
據了解,目前該項目申請發明專利36項,其中國際發明專利7項;獲批授權發明專利13項,其中歐洲授權發明專利1項;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成果。
作為該項目的中試場地,也是該項目的另一個完成單位,中石化巴陵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也發揮了重要作用。中石化巴陵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科技發展部副經理周江明介紹,他們非常看重該技術的市場潛力,預計未來該領域將有100萬噸的市場潛力。“今年下半年計劃將該技術進行工業化試驗,工業化試驗順利完成后,預計明年使用該技術生產的輪胎將推向市場。”
運用該技術的輪胎生產企業就有青島的本土企業,青島森麒麟輪胎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秦靖博介紹,“未來三到五年,我們將計劃運用該技術在四季輪胎、冬季輪胎等不同方面進行合作生產,從而實現該技術的產業化本土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