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煤炭工業協會前身為1990年5月成立、于1991年8月登記注冊的煤炭工業企業管理協會,在1999年7月26日召開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表決通過了協會章程和理事會組成人員及協會更名;協會依據《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報請省民政廳于1999年9月批準成立。本會是由全省煤炭行業的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及個人自愿聯合結成的全省性非營利性社團組織,是依法成立的社會團體,是我省煤炭行業中最大的社團組織之一。
一、本會的定位:
1.讓社會組織成為依法設立、自主辦會、服務為本、治理規范、行為自律的社會組織。
2.支持社會組織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發揮提供服務、反映訴求、規范行為、促進和諧的作用。
3.讓社會組織成為權責明晰、運轉協調、制衡有效的法人主體。
4.鼓勵和支持社會組織在創新社會治理、化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秩序、促進社會和諧等方面發揮作用。
5.社會組織中的黨支部,要引導和監督社會組織依法執業、誠信從業,教育引導職工群眾增強政治認同,引導和支持社會組織有序參與社會治理、提供公共服務、承擔社會責任。
總之,社會組織負有行業自律的功能和作用,是行業內各企業的合作和交流的紐帶,是企業與企業、企業與政府間溝通和協商的橋梁。
二、本會的作用:
1.渠道作用。福建省煤炭工業協會是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在福建省內的對口承接單位,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是國家級協會中有資源、有影響力、有實力、有活動的社會組織,承擔著全國煤炭產業勞模評選、評先評優、科技獎項評審、行業經濟動態監測和發布、階段性專項工作組織等職能,為煤炭企業和煤炭員工提供服務。省煤協在與中煤協舉辦的相關活動和業務工作中發揮著渠道作用,也樂意為煤炭企業評審、申報提供全方位、全過程的服務和便利。
2.中介作用。省煤協是省內煤炭企業的社會組織,擁有人才、技術、信息等方面的資源和優勢,對政府部門和其他相關企業所需要涉及煤炭方面的材料、證明事項、評議、評估等,協會在調研核實的前提下可以出具相關佐證材料,為會員單位提供中立、可信的服務。
3.平臺作用。省煤協是省內煤炭企業管理人員,特別是專業技術人員學術論文交流的組織平臺,每個年度從論文征集、專家評審、等級評定,對外推薦、現場交流會、優秀論文表彰等認真組織并落實。省外參加七省煤炭學術論文交流會,省內是學術年會,形成制度并保持至今。
4.窗口作用。省煤協開辦有福建省煤炭工業協會網站和《福建煤炭》季刊,并擁有一支近80人、分布在全省煤炭行業的管理部門或企業的通訊員隊伍,網站和刊物是報道全省煤炭行業動態、信息量相對集中且數量多的窗口。
5.省煤協是涉煤企業管理人員之家。會員單位和會員間的精神交互、經驗交流,取長補短、共同進步,省煤協起著組織和協同的作用。美好生活需要精神的力量,更需要同行的朋友兄弟!溝通聯誼可以提升人生的幸福指數,更能助力人生奮斗目標的實現。
6.其他。省煤協承擔政府部門和上級社會組織交辦的任務,擔負應有的社會責任。
本會的宗旨是遵守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遵守社會道德風尚,自覺加強誠信自律建設;貫徹國家產業政策,參與實施行業管理,建立和完善行業自律和協調機制,維護會員的合法權益,為福建省煤炭企事業及經營管理者服務;充分發揮聯系政府、服務企業的橋梁紐帶作用,促進我省煤炭工業又好又快發展。本會接受福建省民政廳的監督管理,接受政府有關部門的行業指導。
本會堅持中國共產黨的全面領導,根據中國共產黨章程的規定,設立中國共產黨的組織,開展黨的活動,為黨組織的活動提供必要條件。
三、主要業務范圍有:
1.開展行業調查研究。
2.制定本行業的行規行約。
3.向政府有關部門反映問題、建議和訴求。
4.為會員單位提供信息咨詢服務,出版《福建煤炭》???、建立開通福建省煤炭工業協會網站。
5.組織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
6.參與制訂本行業的標準規范。
7.開展項目的前期論證。
8.對煤炭企業經營管理工作進行指導,總結、評選、表彰和推廣先進企業和優秀經營者的典型經驗,提高煤炭行業整體素質。
9.代表我省煤炭行業參加國內、國際同業組織的有關活動,建立與國內、國際有關煤炭同業組織的聯系,促進對外經濟技術交流與合作。
10.承擔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接受會員單位和社會的委托,提供專項服務。
四、協會駐會人員的工作情況:
1、開展煤炭經濟運行走勢的調查研究,為上級領導和政府有關部門聽取基層會員單位實情和行業呼聲提供客觀依據。
2、煤炭行業信息收集和檔案整理等工作;組織煤炭行業專業技術人才調研工作。
3、積極協同中國煤炭工業協會開展全國和全省優秀企業家申報評選工作;開展了全國煤炭工業先進集體、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的評選工作;配合申報全國煤炭工業先進煤礦和優秀礦長;組織我省煤炭企業開展申報信用等級評價工作。
4、深入會員單位,了解情況,反映訴求;加強聯系交流,推進協會工作;辦好《福建煤炭》會刊,暢通交流信息,弘揚正能量;開展煤炭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申報工作;開展申報長期從事煤炭事業榮譽職工。
5、統籌參加閩皖贛湘蘇魯浙七省煤炭聯合學術交流會,每年組織召開專題學術交流會;牽頭組織科技成果鑒定。
6、總結推廣會員單位安全管理經驗;加強煤礦專項治理工作。
7、加強協會黨的建設,成立協會黨支部。
9、健全管理制度,加強內部管理。協會每年召開一次理事會、一次會長和秘書長聯席擴大會議等,及時傳達上級精神、總結年度協會的工作,部署新一年協會工作。
10、建立會議制度,及時召開會長辦公會議,提高工作效能。
五、秘書處工作要求和標準:
第一條 堅持召開月度例會,領導會上布置交辦的工作,必須按時保質保量完成。
第二條 《福建煤炭》期刊要積極宣傳報道黨中央國務院方針政策,福建省改革發展決策部署,及時提供政府部門對煤炭及相關產業的重要政策,努力為會員單位提供政策指導服務。要保證按時發行、無重大差錯,做到知識性、可讀性、時效性并存。收集稿件形成數據庫,以豐補歉,好中選優。
第三條 網站新聞要及時更新,努力做到報道協會動態、行業動態每周不少于2條,其他欄目每旬更新一次。編輯要努力學習政治時事,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著力加強與論引導,著力提升宣傳報道工作影響力,保證不發生政治性導向錯誤。
第四條 做好協會的會務工作,會議組織、議題提出、籌備、通知、材料準備、會議記錄、形成文件、到會人數的掌握等流程要規范有序、流暢,保證每次會議達到預期效果,不出現差錯。
第五條 加強檔案的管理工作,收文、行文、檔案管理要及時辦理,做到有布置、有結果、有回復,材料處理完畢要形成檔案,每月整理一次,每季度歸檔一次。分門別類,做到沒有失誤,沒有漏項,符合檔案管理相關要求。
第六條 辦公場所直接體現了一個單位的精神面貌,辦公環境衛生要做到窗明幾凈、擺設得當,辦公桌面保持整潔,干凈利索。
第七條 遵守勞動紀律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有力保證,要遵守八小時工作制,按時上下班。做事要認真負責,雷厲風行,保證做一件事成一件事。
第八條 專兼職工作人員的言行體現了一個單位的精神面貌和人員素質,要從細微處做起,處處維護省煤協名譽和利益,樹立良好的行業形象。
第九條 堅持以服務會員為宗旨,緊緊圍繞我省煤炭工業和涉煤企業的發展大局,積極宣傳刊登各級政府有關部門最新出臺的行業政策法規,及時為會員單位提供政策指導。同時,要經常、主動了解會員單位的需求,努力為會員單位排憂解難,為會員單位提供更好的服務。
現有崗位和組成人員情況:
1、秘書處主任:傅祥泉
2、秘書處秘書、編輯:林文嬌
3、秘書處秘書、出納:謝小川
六、歷屆理事會情況:
第一屆理事會由福建省煤炭工業總公司總經理鄭松巖任會長,毛重濱、許煒華、徐鳳興、陳勝利、周聯清等人任副會長,何增經任秘書長,掛靠在煤炭總公司,業務主管單位:福建省經濟社團聯合會。
2004年召開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進行換屆,徐鳳興任會長(駐會),許煒華、丁明干、何增經等人任副會長,林章位任常務副秘書長(駐會),掛靠在省經貿委,業務主管單位:福建省經濟社團聯合會。
2010年9月27日召開第三次會員代表大會進行換屆,許煒華任會長(駐會),林孟啟、姜初炎、丁明干、劉寶生(駐會)等人任副會長,李葉枝任秘書長(退休后駐會),掛靠在省能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業務主管單位:福建省經濟社團聯合會。
2014年12月30日召開第四次會員代表大會進行換屆,會長吳維加,秘書長黃建龍(駐會),掛靠在省能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與行政業務主管單位脫鉤。
2017年11月,四屆四次理事會秘書長變更為唐福欽;
2018年8月29日召開的第四屆五次理事會變更會長為唐福欽,秘書長為王增鈿。
2018年12月,第四屆第六次理事會產生副會長吳超凡、陳水生、陳永卿、梁曉良、郭廷云、王毅琳;副秘書長張義華、郭宇勤、盧定生、陳昌徐、劉輝煌;常務理事40人;理事107人。
第一屆監事會陳壽祥任監事長,吳淑燦、林志福任監事。
2020年11月,第五次會員代表大會進行換屆,會長唐福欽、副會長吳超凡、陳水生、陳永卿、梁曉良、王毅琳、熊永球;秘書長王增鈿;副秘書長張義華、葉冬青、連 峰、鄭繼泉;理事49人。
第二屆監事會陳壽祥任監事長,吳淑燦、林志福任監事。
本會現有會員166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