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11月30日消息,為助力橡膠輪胎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廣饒縣近日成功舉辦了一場橡膠輪胎產業對標學習座談會,旨在引領企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的方向加速轉型。會議結束后,賽輪(東營)輪胎股份有限公司積極響應,迅速將會議精神轉化為實際行動,全力推進企業的“數智”轉型升級,不斷攀登發展新高峰。
走進賽輪(東營)輪胎股份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只見NPS智能成型機正高效運轉。在工人的簡單操作下,僅用時40秒,胎面、胎圈等原材料就被精準加工成輪胎胎胚。隨后,機械手臂迅速將胎胚抓起,并通過胎胚輸送線自動送至下一道硫化工序。成型工序大班長秦海偉介紹道:“以往胎胚成型后容易變形,需工人盡快搬運至下一工序,既費時又費力。如今,機械臂的引入不僅減少了人力,還顯著提升了作業速度和準確性,從而大幅提高了生產效率。”
智能化已成為賽輪(東營)輪胎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大亮點。而在企業的智能倉庫內,11個龍門機器人忙碌地穿梭其間,自動將各類輪胎分揀至指定位置,并經由輸送線送入高架立體倉庫。這種倉庫相較于傳統平面倉庫,土地節約率高達60%以上,作業效率也提升了50%以上。智能倉庫技術員孫撒表示:“該倉庫能同時分揀440個規格的輪胎,最大存儲量可達半鋼子午胎220萬套,每年可節省成本超過2000萬元,極大地降低了人力成本和人為操作誤差。”
今年,賽輪(東營)輪胎股份有限公司繼續深化半鋼子午胎的智能化改造項目,引進了包括智能成型機、堆垛機、胎胚輸送線等在內的53臺套先進設備。同時,通過“橡鏈云”工業互聯網平臺,實現了智能設計、智能管理、智能生產等全鏈條的打通,使得企業的能源利用率提升了10%,產品不良品率降低了60%,綜合運營成本也減少了20%。銷售支援部部長助理王帥表示:“未來,我們將持續聚焦數智化等關鍵領域,加大投入,不斷推進生產線的智能化改造升級,全面提升企業的‘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數字化’水平,為賽輪的數字化轉型奠定堅實基礎。”
據炭黑產業網了解,廣饒縣正瞄準產業尖端技術和高端產品,大力推進橡膠輪胎產業的資源整合,加快“智改數轉”的步伐。通過實施多個技術改造項目,建設一批智能車間、智慧工廠,并積極構建綠色制造體系,支持企業打造綠色工廠,全面推動橡膠輪胎產業的提質增效。縣工業和信息化局技術改造室負責人劉江濤指出:“我們組織企業赴先進地區、頭部企業開展對標學習,幫助企業認清形勢、找準差距。接下來,我們將繼續與時俱進、求新求變,加快向‘內涵式’發展轉型,依托特色技術和品牌形象提升產品價值、開拓更廣闊的市場,為全縣打造‘千億級橡膠輪胎產業集群’貢獻力量。”